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译文】
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活。食之无肿疾。
再往东三百八十里,是座即翼山。山上发展着很多奇特的野兽,水中发展着很多奇特的鱼,还盛产白玉,有很多蝮虫,很多奇特的蛇,很多奇特的树木,人是不成上去的。
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如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成杀也,其名曰【羊患】。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此中多芘蠃。
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再往东三百里,是座柢山,山间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有一种鱼,形状像牛,栖息在山坡上,长着蛇一样的尾巴并且有翅膀,而翅膀长在胁骨上,鸣叫的声音像犁牛,称呼是鯥,夏季冬眠而夏天复苏,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患痈肿疾病。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泛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勃海。
南边首列山系叫做鹊山山系。鹊山山系的头一座山是招摇山,耸峙在西海岸边,发展着很多桂树,又储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草,形状像韭菜却开着青色的花朵,称呼是祝余,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饥饿。山中又有一种树木,形状像构树却闪现玄色的纹理,并且光彩晖映四方,称呼是迷谷,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丢失方向。山中另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但长着一双红色的耳朵,既能蒲伏匍匐,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称呼是狌狌,吃了它的肉能够令人走得缓慢。丽■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往西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叫做育沛的东西,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生蛊胀病。
凡《南次三以》之首,自天虞之山乃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稰用稌。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此中有鱄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能够释劳,其名曰白【艹/咎】,能够血玉。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囟比】,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此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袅,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青护-言]。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此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