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子的孝道。
腊月二十七,洗去肮脏和疚疾;
而现在,切身材验这些风俗,柳沁感觉又风趣又好玩,以是柳府最热烈的处所总少不了他们几个小小的身影,吃着社糖,拿着刚打出的糍粑,乃至还亲手去推了磨子,烧了灶火,剪了几个不太都雅的窗花,旁观了厨房里宰杀那头大黑猪(跟她一样只长肉儿的小白还没长大),在柳老爷挥毫写春联时,亲身递了笔磨了墨,还拍了手儿喝采,等等这些都是她宿世未经历过的,让她感觉分外成心机,而这份风趣里又带着股家的温馨暖意。
这个年也是江离来到柳家的第一个新年,越是团聚的日子越是思念亲人,老夫人担忧他驰念双亲伤了神,特地将长兴长盛叫到身边切身叮嘱了,还在三十祭祖的时候,叨教过柳老爷为江离在墨香院里伶仃设了个祭桌,让他虽身在芜城也能遥遥祭拜一下父母,以尽身为
进了月尾,年味越来越重了,柳府虽主家人丁不旺,加上表少爷也不过八人,但服侍的丫环仆妇小厮加上各处的杂役并很多,合起来也是近百口,再加上统统人对过年都有种高兴的神驰,以是年关将近的柳府比常日更热烈了三分。
柳沁的这个堂叔排行第五,比柳老爷没小多少,通过柳老爷的干系,在衙门里谋了个不大不小的差事,为人也算实诚,不过他娶的老婆不咋地,在柳沁的眼里,她这个五堂婶是个讨人厌的人物,看着笑眯眯的仿佛很驯良的模样,可说出的话不是带着刀子就是酸溜溜的让人不是滋味,她出身不如老夫人,嫁的人不如老夫人,糊口的幸运指数更是远远不如老夫人,恰好她还总想着与老夫人较上一番,约莫这就是恋慕妒忌恨吧。
在娘的要求下,柳沁换上了女装,娘还说了,正月里亲戚间要相互走动,大师都晓得柳家有个女人,穿戴男装见客划一失礼,柳沁也没再别扭,她固然喜好混闹,却也晓得见好就收的事理,归正过了十五,她再换回男装就是。
听涛轩视野开阔,左边植着几株梅树,怒放的红梅傲立枝头,右边不远处是一片竹林,虽是夏季仍然翠绿,一条巷子在林中蜿蜒穿过,如果夏日夜风一起,阵阵涛声就会随风传来,听涛轩也是以得名,四周还按着阵势造了几块花圃,到了春日,姹紫嫣红甚是都雅,以是听涛轩也算是后园里一处最好的烹茶赏景之处了。
腊月二十六,杀猪又割肉;
而这时柳沁正跟着爹和娘一起去了后院东北角的柳氏家祠里祭拜先人,柳老爷是长房嫡子,柳家太爷太太爷就在这家祠里供奉着,至于柳家祖地原在更南的晋城,柳老爷也有多年未归去了。柳老爷没有远亲的兄弟,柳家旁支也多在晋城,只要一堂房跟着在芜城餬口,以是祭祖这日堂房一家都来了柳府。
前一世里,柳沁对过年没有甚么感受,新衣美食常日也不缺,小时还能得些压岁钱,插手事情后就得往外掏,最首要的是社会更加财,之前的老传统越少,那些甚么日子做甚么的陈腐风俗再也没人遵循履行了,到最后,年,只是一个标记,只是台历上的一个字符,越来越平平,没有味道。外埠事情的几年,大年三十前柳沁也会回家,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瓜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晚会里的红火欢乐仿佛都隔着层毛玻璃,以是常常看不到一半,柳沁就第一个钻进房中睡大觉去。
丫环们早在轩里铺上了厚厚的褥子,烧了火盆,煮上茶,放好茶果点心,等老夫人携了五房的家眷来时,内里已热烘烘的,象是暖暖的春日提早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