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济岩连连点头:“不错,恰是这个事理。我们这就再给这些旧勋人家添把火,看看能烧到那里去。”
贾珍无法,只好盼着元春诞下皇子,最好这皇子再有个大出息,到时候圣旨还须圣旨改,倒也不怕甚么。
吴贵妃天然居了首功,特别大寺人讹诈一事,世人早已习觉得常,更怕出首以后遭了抨击。倒是吴家不惧奸邪,先拿了证据出来,几家又见今上铁血手腕,目睹着这回那些寺人得不着好了,才连续跟上。
这一场大事里吴家所行却可见对今上之忠心不二,且牵涉多少府邸的买官之事也没分毫吴家的干系,可见吴家家风之正。天子大喜,挥手就赏了吴贵妃双俸,又给吴济岩加了个爵。比拟之下贾家不但未曾抢得先机,还爆出与前朝大寺人私交深厚,也曾买过官缺的事来,倒是在吴家跟前输了斤两。
信王诚王闻言凛然,皆道此事还当彻查才好。
贾赦贾政贾珍几个都赶紧承诺着,只除了贾政归去好好训了一回宝玉外,余者那里真把这当回事了。特别贾赦还安抚贾珍:“这回我们也是被捎带着了,没体例。你也不消太放在心上。”贾珍想想这回四王八千米头好几家都吃了挂落,可不止自家这一份,想想也觉有理,遂放下心来。
能担当家业的只要嫡宗子,背面的一样是爹生娘养的,天然也要设法给他们安排个出息。权贵们数代下来,都联络有亲,大师手里又都握着权益,相互间帮个忙都是顺理成章之事。虽国朝律法中早有所禁,毕竟法理不过乎情面,个个如此,法不责众。哪想到还会有这么一日!
待得这场风波畴昔,朝堂之上的熟人熟面几近换了三成,更多人俄然认识到――老贤人是真的去了。
吴贵妃接了宫务倒勤谨,这日一对账目,却觉出不当来。让人取了前两回的补葺记录来对比,这回补葺的东西反多些,可破钞却比上两回少了八十余万两。这才来寻太后讨主张。
信王看完几本比账册子,头一个动机就是:“得,回家也得查查去了。”
贾珍的意义天然是想求到元春跟前去,贾母哪会不知,只无可何如他这胡涂心机罢了,遂道:“你也不想想。现在我们娘娘对上吴家那位,这回事情,他们那边是甚么景象?我们这里又是甚么景象?你再想想宫里的意义,娘娘能开这口?你也是急胡涂了!”
吴贵妃从速施礼辞职。
特别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向为老贤人信重寺人之第一人,执掌大明宫十数年,说权势熏天亦不为过。特别与兵部官员交好,过手的大小官缺不下数百,在内城营建私宅时乃至动用过两千官军。亦曾有御史上过弹章,何如有老贤人相护,最后不了了之不说,那御史还遭了毒害,今后更无人敢撄其锋芒。
数今后,内户部的一群御算师进了宫,在乾元殿书房边上的三间偏殿里没日没夜地算起账来。还不时传了九洲和四海两个商行的管事出去查对时价。算完了大明宫两回翻修的账,又干脆把膳监、药监、零散采买等几处外务的账目也拿来核算了一回。
倒是惜春闻讯跑去李纨那边说了一回:“嫂子看我那卦没错吧?唉,我得从速想体例去了。昨儿加卜了几课,还不如上回呢!”
老四吴济森却踌躇道:“这回的事儿就是我们家出的头,如果紧接着脱手,圣上会不会觉着我们包藏了私心,倒对我们不喜起来。”
太后表示,边上走出一名老嬷嬷来,接过账册,放在太后一旁的炕几上,一边看一边给太后说了几样。太后听罢也皱起了眉头,长叹一口气道:“你故意了,且归去吧。这事儿我会同天子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