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须菩提!比方人身长大。」
如来:
「须菩提!比方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讲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原文】
「是故如来讲,统统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统统法者,即非统统法,是故名统统法。
佛告须菩提:「善男人、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统统众生,灭度一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故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以是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故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而中,无实无虚。
「须菩提!如果菩萨通达无我的真谛,那么,如来讲他是真正的菩萨。
【注释】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故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统统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寂静佛土:』是不名菩萨。何故故?如来讲寂静佛土者,即非寂静,是名寂静。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讲名真是菩萨。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人、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授记:
须菩提答复道:「没有的,佛陀!依我听闻佛陀所讲的意义,我晓得佛陀在然灯佛那边,只是了悟诸法空相,以是没有获得一种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
为娑婆天下教主之佛名号。释迦,为其种族姓;牟尼,是能寂、能仁之义。
这三周的说法体例,偶然连用,如《法华经》便是;偶然是两番嘱累,像《金刚经》。嘉祥大师曾指出,本经的初番问答是般若道,次番问答为便利道。般若道是体,便利道是因,二者相辅相成,体用不二。
便是「人无我」、「法无我」的二无我,亦名二空。「我」是妄情所执的实体,而此实体,人法都无,毕竟空寂。人无我:报酬五蕴假合,因业流转,没有平生稳定的实体。法无我:非论佛法、世法,皆为依缘假立,对待而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
佛陀听完须菩提必定的答覆后,高兴地说道:「很好!须菩提!实际上,我并没有获得一种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须菩提!如果我有获得一种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然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说:『你在来世,必然作佛,名释迦牟尼。』正因为没有所谓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可得,以是然灯佛才为我授记:你在来世,必然作佛,名叫释迦牟尼。
佛陀体味须菩提再次启请的深意,浅笑点头以后,以无上慈和的声音说道:「善男人、善女人如果已经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该当如是发心:我应当建议无上清淨心,使众生灭除统统烦恼,达到涅槃的境地,如此灭度统统众生,但不以为有一个众生是因我而灭度的。为甚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称别离,那么,他就不是菩萨。为甚么呢?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一种法名为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