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 > 第65章 碧血剑(65)
有一个没有任何功名职位的布衣程本直,在这时候显现了罕见的侠义精力。如许的事,即使在轻生重义的战国期间,也足以轰传天下。
程本直与袁崇焕素无渊源,曾三次求见都见不着,到厥后终究见到了,他对袁敬佩已极,便投在袁部下办事,拜袁为教员。袁被捕后,程本直上书天子,列举各种究竟,为袁崇焕分辩,要求开释,让他带兵卫国。这道白冤疏写得怨气冲天,最后申请为袁崇焕而死。[112]崇祯大怒,将他下狱,厥后终究将他杀了,完成他的志愿。
“……今我两国之事,惟和与战,别无他计。和则尔国速受其福,战则尔国被祸,何时可已?尔锦州官员,其传语众官,共相商讨,开导尔主,急定和议可也。”
袁崇焕蒙冤下狱,朝中群臣多数知他冤枉。内阁大学士周延儒和成基命、吏部尚书王来光都上疏挽救。总兵祖大寿上书,愿削职为民,为天子死战极力,以官阶赠荫请赎袁崇焕之“罪”。袁崇焕的部下何之壁率同百口四十余口,到宫外申请,情愿百口入狱,代替袁崇焕出来。崇祯一概不准。
当时各地来北京勤王的军队实在很多,本来由袁崇焕同一批示,大可阐扬能力。袁崇焕一下狱,各路兵马军心大乱,再加上欠饷和批示混乱,山西和陕西的两路救兵都崩溃回籍,成为“流寇”的骨干。“流寇”本来都是饥民,只会抢粮,没受过兵戈的练习,这些溃军官兵一插手,有了军事上的带领,景象完整分歧了。“流寇”真正成为明朝的威胁,就从当时开端。
但崇祯对于如许性子不异的简朴推论,竟完整不顾。
又致锦州的守军统帅:
清军攻至北都城下,无功而返,皇太极晓得此次全军而退,实在幸运,久战倒霉,又谋媾和,崇祯还是一贯的傲慢高傲,置之不睬。
“迩者师旅频兴,相互诛戮,生民罹祸实甚。上天好生之德,我两国当共体之。即我两国之主,以战役之故,不遑暇逸,亦非以是自安也。言念及此,欲盟诸六合,共结和好,永息兵戈,使一国子孙臣庶,奕世获享承平。不然,战役何时止息?两国何由得臻治安耶?故遣使致书媾和,惟熟计而明示之。”
申甫的所谓“车营”,是崇祯在惶急中所做的很多好笑事情之一。申甫本来是个和尚,异想天开的“发明”了很多新式兵器,包含独轮火车、兽车、木制西式枪炮等等,自吹效力弘大。崇祯信觉得真,当即升他为副总兵,发钱给他在北都城里招募了数千名贩子地痞,建立新式兵器的战车军队。大学士成基命去检阅新军,以为决不成用,崇祯不听。皇太极回师攻来时,这个战车军队出城比武,一触即溃,木制大炮自行爆炸,和尚发明家阵亡。
至于“擅主和议”,也不过是停止战役摸索罢了,并非“擅缔和约”。袁崇焕提出缔和建议而给朝廷反对,崇祯如果以为他“擅主和议”是不对,当时就应加以惩办,但反而加他太子太保的官衔,自二品官升为从一品,又赐给他蟒袍、玉带和银币。又升又赏,“擅主和议”这件事当然就不算罪过了。
温体仁是浙江乌程(湖州)人,在《明史》中列于“奸臣传”。他和毛文龙是大同亲,一心要为毛报仇。梁廷栋和袁崇焕是同年,同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又曾在辽东同事。当时袁崇焕是他下属,获咎过他。贰心中记恨,既想报仇,又妒忌同年袁崇焕升官太快,又要奉迎天子。
清兵于十仲春月朔霸占良乡,获得袁崇焕下狱的动静,皇太极大喜,当即自良乡回军,至芦沟桥,击破明副总兵申甫的车营,逼近北京永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