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旧书大亨 > 第二百一十章.一群傻叉

我的书架

林逸不肯意和他抬杠,就问:“那你说多少钱?”

林逸去看那些书,民国的没错,不过乱七八糟,并没有根基民国新文学,只是《门生新文库》蔡元培糊口鉴定,(卷十四);《哲学初級研习大纲》,马特著;《训诂学引论—国粹小丛书》等,在林逸这个抉剔的家伙来看,貌似代价都不大。但是,刚才那丝暗香是那里来的呢?林逸猜疑了。

遵循林逸来看,就那些甚么国文,算数,哲学的民国本本,一本能卖50都不错了,这个李老板却硬是抬到了100,真不晓得他是懂书还是不懂书。

林逸想要细心翻看这本书的内容以及版权页,却怕打草惊蛇,没体例,这个李老板猴精的很,只要发觉你对这本书成心机,就立马会痛宰你一番。

眼看林逸看完东西还挑三拣四,李老板就很不客气地说:“这些东西可都是宝贝,你现在想找也找不来。”

林逸翻白眼,也不说话,直接表示曹一刀,曹一刀嘀咕着“我是你仆人么。”却敏捷地掏腰包,摸出三张百元大钞,递给了李老板。

而保藏民国旧书,又要触及很通俗的“版本学”,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够了解得了的。要晓得,在民国一个作家同一部著作会有分歧的版本,因为初版本多数由作者亲身监督查对,质量较高,向来被保藏者看重,其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名家名著的初版本就更加弥足贵重了。比方,徐志摩所著的《爱眉小札》(良朋图书印刷公司1936初版);阿英所著的《欢乐的跳舞》(当代书店1928年初版);叶圣陶所著的《倪焕之》(开通书店1929年初版);谢冰心所著的《冰心诗集》(北新书局1932年初版);王独清所著的《圣母像前》(光彩书局1926年初版);汪静之所著的《蕙的风》(亚东图书馆1922年初版);林语堂所著的《说话学论丛》(开通书店1933年初版);莫尔著、刘麟生译的《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俞平伯所著的《燕郊集》(良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初版);张爱玲所著的《流言》(上海五洲书报社1944年初版)。寻觅这些名著“原汁原味”的初版本,一向是研讨者和保藏家感兴趣的一件事。

除此以外,另有民国期刊,它的保藏代价首要在于它是民国期间的实在写照,能够多角度反应民国期间的政治、经济、文明及糊口风情。民国期间期刊的种类非常繁多,有人统计,仅1936年,上海出版的期刊就达308种。但经战乱和报酬的毁灭,存世量很少。物以稀为贵,当年街头冷摊上几个铜板一份的旧期刊,现在成了保藏界争相渴求的珍品。比方,1912年1月中华书局于上海创刊、长达廿九年刊史的《中华教诲界》月刊;1914年5月在日本东京创刊、英文名字叫“老虎”的杂志,由闻名学者兼社会活动家章士钊主编、主撰的《甲寅》杂志;1927年创刊的戏曲杂志《百美图》;1938年5月创刊于上海滩、让张爱玲着名走红的《杂志》等。本世纪初,在中国书店的一次拍卖会上,50种民国期刊创刊号以7000元落槌;嘉德公司紧随厥后,30种老期刊竟拍至5000元,一部《旬日戏剧》仅80册,竟然以2万元成交。

推荐阅读: 重生之我要做明星     龙蛇演义     末世之诸神界     侠客陆天风     我真不是神医     尘天之下     娇花令     军官老公,是头狼!     织梦忘尘     重生之豪门第一婚宠     恶灵杂货店     刺心:你比寂寞更冰冷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