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飞翔一阵,遥遥地便瞥见虚空当中,立着一座高台。那高台罩在一层薄雾当中,恍惚不定,令人看不逼真。
但这涓滴不影响韩离讲道之豪情,还是顿挫顿挫,照讲不误。
肖逸头,二人再不话,忙御气趱行。
到了城墙处,已有两名佛家和尚迎了上来,见二人穿戴浅显,便扣问道:“二位施主师承何教?”
肖逸道:“你可感受这里的灵气有些非常?”
百姓摩肩接踵,排成一条长龙,蜿蜒而去,好不壮观。奇特的是,百姓个个面露神驰之色,涓滴不觉得苦。
静姝道:“看来洛龙城当真出了题目。这里距洛龙城已然不远,我们赶畴昔,一看便知。”
二人跟着人群,艰巨地行进。因为静姝面貌绝美,白衣飘飘,好似仙子下凡,走到那边,都能引发一阵颤动,令人立足旁观,啧啧奖饰。
肖逸叹道:“不错,诸子百家文明乃是人类聪明之结晶,只可惜相互争雄,没能好好地融在一起。”
肖逸不由道:“世上之人若都能如此向道,天下何愁不治?”
肖逸心想也是,如果本身这幅模样,定然也不想让熟人见到,遂和静姝绕了开来。
那和尚道:“长靖真人已在城内住了一年多,这时应当在道家驻地。”
韩离愣了顷刻,眼神中很有些失落,但转眼即逝,在此充满豪情,大声报告。
肖逸听了第一句话,觉得讲的是道家之道,能够刚听到第二句,就仿佛变了味道,再听对方声音甚是熟谙,顿时喜道:“是法家的韩离兄弟。”
肖逸竟忽地脸上一红,扭过脸去。不过这一次,他始终与静姝并肩而行,倒没有自惭形秽而悄悄掉队的意义。静姝见状,亦高兴之极,涓滴不以百姓的目光为意,安然对之。
正飞得紧,肖逸俄然停在空中,神采显出疑色。静姝见状,也忙停了下来,问其原因。
这时,一名老丈俄然听了下来,喊道:“那少年……”
肖逸见了这等场景,顿时咋舌道:“这可比道家的比武论道大会壮观很多。”
肖逸微微皱了下眉,扭头向静姝望去。但见静姝正笑意盈盈地望着他,眼波流转,很有深意。
二人照实以答,那和尚道:“道家众位同道在城中的东北角,因城中布下了封灵大阵,还请二位从空中行走畴昔,莫对阵法形成滋扰。”
那老丈摆了摆手,道:“我听不懂你的道。我是提示你,你悠着,别从架子上摔下来。”而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大多路人充耳不闻,直接从其脚下走过,即便有少数路人驻步听上半晌,也是点头走开,兴趣不高。唯有其脚下的台子吱呀作响,一向随声拥戴着。
肖逸叹了口气,道:“我们去和韩兄弟打个号召吧。”
静姝笑道:“这是九州一甲子一次的嘉会,浅显百姓一辈子也只能插手一次,其热中程度天然非道家论道大会所能对比。”
往前行了几步,只见一处墙角下,临时搭建的三尺高的台子。那台子非常粗陋,只能容一人站立。此时,那韩离站在台上,神情冲动,正在为路过的百姓讲授法家之道。
肖逸皱眉道:“豫州乃九州之心,怎会有阴属灵气。莫非妖兽修建的祭台当真起了感化?”在农家祭天大典时,他便听了妖兽修建祭台之事。在少室山时,妖兽祭台之事已传的沸沸扬扬。
又行一阵,但见人流不减反增,屋檐下、墙角处,百姓席地而卧,就算找到了居住之所。猛地一看,好似灾黎普通。但是,百姓脸上个个弥漫着冲动之情,神情亢奋,又和灾黎毫不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