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已然昏沉,祭台那边不时传来阴气撞击封印的霹雷之声,阵容骇人。
来到台上,但见下方黑压压一片,满是人头,比之昨日又多一倍不止。
诸子百家的弟子虽不便持佛,但也细心聆听佛声,垂垂沉寂下来。
直到此时,肖逸方晓得,为甚么人们提起九州各家来,总喜好用“诸子百家”一词。
那杂家为首之人非常年青,肖逸未曾见过,不觉暗自惊奇。待长靖真人低声给众弟子先容以后,方知那年青人乃是杂家新上任的兼合学院院主。
与此同时,四周八方皆有人飞起,诸子百家之人几近一起到了。
伴跟着钟声,了空大师朗声高吟道:“闻钟声,烦恼轻;聪明长,菩提生;离天国,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其别人有学有样,也纷繁取出旌旗来,自行插上。事前没有筹办的,也取出一块布,书上名号,临时做出一面旌旗来。
那巨钟足有三丈高矮,撞钟锤粗大非常。此时,两名和尚合抱撞钟,亦觉吃力。
那吕为道和吴凌子见状,又觉两膝酸软,不能本身。所幸,前两日,还用不着他们上场。
斯须,那法家弟子韩离到来,单独占了一个台子。但见他取出一面绣着“法”字的旌旗来,插到台上,而后傲然一坐,倒很有几分气势。
但是正因为其身型特别,一看便知他们必定怀有特别技艺,绝非滥竽充数之辈。
肖逸感到很多,不由想道:“诸子百家涉略各行各业,儒道名墨等家,不过占了学问高的上风,超出于百家之上,为人类指引方向,实在真正鞭策汗青车轮进步的,还是这些名声不显的世俗流派。”
离会场另有三条街时,火线已然被百姓围得泼水难进,转动不得。不过,高空之上有氤氲气云映照着会场全貌,百姓不管身在那边,皆能看到论道之景。人众虽多,还不至于为了争抢位置而产生不测。
肖逸见状,微微一笑,愈发佩服起此人来。
但饶是如此,还是难挡百姓求道之热忱。
场面之大,远非常人所能设想。百姓小我身上的气味虽弱,但汇在一起,却给人以强大的压迫之感。
佛光愈来愈强,连成一片,映照之下,连封印也变作金黄之色,把那阴沉的天空完整隔断开来。
肖逸看着面前弘大之景,只感觉胸内有一股热气憋着好生难受,直想放声高呼,心下直赞叹道:“若在万年前,百家鼎盛之时,又该是如何的场景?”
众生沐浴在佛光当中,无不心神震惊,产生一种满天神佛之感,畏敬之情顿如决堤江水,刹时满盈全部心灵。
百姓见漫天飞着神仙,顿时收回一声镇静的惊呼。小我的声音虽不大,但群声合在一起,便如同响了一阵闷雷普通,阵容之大,可见一斑。
众罗汉单掌持佛,低眉垂目,宝相寂静,神态庄严,在此起彼伏的钟声和诵经声中,面上垂垂披收回金色佛光。
道家弟子没法行进,只好御空向会场飞去。
跟着了空大师这一番收场,六十年一届的百家论道大会终究拉开了序幕。(未完待续。)
辰时刚至,忽闻钟声响起。肖逸惊觉,这才发明广场西侧临空挂着一只巨钟。
不知何时,广场四周已充满了赤着一臂的罗汉。只见众罗汉临空虚坐,三丈一人,直把广场团团围起,少说也有上千之众。
大会尚未开端,肖逸脑海中已思路飞转,各种道论闪现。他见农家台子仍旧空着,心道:“姜大哥公然说到做到,将来参会。”想起临别前姜百叶之言,思考半晌,暗自点头道:“各派取向分歧,以农家而言,农家并不善于以文论道,插手这大会心义并不大。天下百姓,离不开五谷。有五谷,即有农家。这话的确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