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奉迎般地从怀里取出用布包好了的桃花糕,在他鼻子底下绕了一圈道:“这但是昨日我去安庆城的吉丰铺子买的哦。那你婶娘还说了甚么?你都奉告我,这就是你的了。”
还没说完屋内便传来中气实足的声音:“阿凝吗?出去。”
燕凝好笑摸摸他的头,一边向屋里走去:“那夫子有没有教你,杯中物能够解忧,能够忘忧,实在是个不成多得的好东西?”
长平村并非真正避世,只是偏安一隅,鲜少与外界来往。清澜江由此汇入大海。一水之隔,便是北邙国。
“我们家虽不是富朱紫家,但好歹要本本分分,切不能迟误了人家。你若对水生那孩子偶然,趁早了断!这三天两端地上门来提亲像甚么话?”他皱着眉,端起小案上的茶水抿了一口。
“阿公让我去找你。”他凑上前在她的衣衿上闻了闻,“婶娘你又喝酒了?”
不是说他不喝酒,而是他一沾酒就倒,底子不带筹议的。
“如何了元笙?”
他非常当真地看着她,一板一眼地说:“夫子说,杯中之物极易伤身,特别是女子更不该隔三差五地喝酒。而你老是一身酒气……”
“我已经明白地和他说清楚了,只是……”
阿爹一双眼睛久经风霜,那里看不出来燕凝举手投足,气度风采都非平凡人能比。但这么多年早已把她当作了本身的切身女儿,只但愿她有个好的归宿。
他年逾七十,已是古稀之数,经历过了生存亡死、起起落落,半截身子已经埋进了黄土,自是比平凡人要了悟与透辟。
燕凝只好拎着裙角向屋内跑去:“阿爹,我返来了。”
元笙跑得缓慢,不一会儿就到了秦水生的家门口。站在那柱大槐树下,大声唤道:“夫子!夫子!”
屋内,阿爹正在上香,案上供着祖宗的排位。他恭敬地拜了三拜,回身坐在太师椅上,一双饱经风霜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燕凝。
秦夫子先是欣喜,等了这么多年燕凝终究肯松口了,但是继而想想她的前提神采又是一白。一张还算姣美的脸刹时拉了下来。
“来来来,快下来,你婶娘返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