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听了智囊的话,怕她不舍亦或者悲伤难过才返来见她一面的。
谨姝双脚落了地,手仍抓在他的肩臂, 顾不得旁人在侧, 孔殷问他, “夫君怎又返来了?”
这是前一世里,她如浮萍般流落了半生后最深切的自我检验。
谨姝在内里愣了下, 蓦地骇怪地掀帘去瞧,李偃正勒马于马车前, 那马打着清脆的喷鼻, 方才应是跑得太急,李偃安抚它半晌,翻身下来, 目光锁在她身上, 深瞧了她一眼,“到孤这边来。”
那位李偃的嫂夫人,她宿世里久闻大名,却并未得见,只传闻深居简出,李偃和刘郅里那一场持续数月的仗打得不成开交之时,郑氏亲身领兵挂帅在繁阳城下以战刘郅座下悍将萧勐,此城下之战使得这位深居简出的嫂夫人蒙上了一层奥秘而光怪的色采,当日作战的将士亦称郑氏乃貌美的妇人,因着美人柔面,故而使萧勐轻敌浮浪,是以势败。
此为防盗章
很久,一个老妪方过来收走了礼,郑氏淡声说了句,“起吧!”那声音,调子低缓,暗含严肃,叫民气生畏敬。
这时郑氏又开了口,“我李家之人,皆虎狼之辈,你我虽女流之辈,亦需不时警省本身,莫行软弱之事。你本日既已拜过我了,今后便不必日日来存候,我虽为长嫂,却不敢托大。我观你端倪当中皆聪明之相,亦一身正气,来日定能好好帮手崇安,如此我便放心了。今后你既嫁入府,我年事渐长,身材亦不甚好,很多田产庄子的事,你便分担些吧!”
郑氏住在西屋,她本年已年逾四十,风俗夙起,每日卯时便于屋内习字,待得用过早餐,便手不释卷,话很少,亦少叮咛,但府里高低都怕她。
谨姝蹙眉横了她一眼,“才几日,又忘了?莫多话。”
恰是因为郑夫人此举,才使厥后繁阳不止落入刘郅之手,而李偃退守另不足地。
长辈赐给亲手做的物什,乃靠近之意,羊脂白玉镯子乃贵重之物,表示看重,而短匕,谨姝便不懂了。
随她身后的稚栎摆布看无人,不由微微拍了拍胸口,“那郑夫人,真真可骇。怪不得教出郑小娘子那样的女儿。我观二人,倒是一等一的类似。郑夫人倒似还更可怖些。”
他俯瞧她,声音温和了很多, “现下鹿阴环境不明, 我欲前去一会宇文疾, 行军兵戈之事不便说于你听, 你只记取,你夫君乃天佑之子,定能班师而归。你便放心待在繁阳便可,如有事,可遣吕安前去。”
李偃翻身上马,未再转头,纵马疾奔而去。
谨姝换了肩舆,进了府门,吕安批示世人把谨姝的东西抬了出来,因李偃住在北院子里,谨姝东西亦搬到了那边,院里原就有下人,这会儿并谨姝的侍女,全在清算屋子,谨姝瞧见屋内诸多李偃的物品,不由一下睹物思人起来,好似才离了几日,已模糊有些思念了。
谨姝又奉了茶,郑氏抿了口,便放下了,赐了见礼,统共三样,一对儿成色绝好的羊脂白玉的镯子,一双讲求的绣鞋,一柄镶了宝石的黄金套鞘的短匕。
她在门侍的通报声中入了西屋的正堂,余光里瞧见李偃那位莫测的嫂夫人,她穿一身黛青色的深衣,除却眼角几丝纤细的纹路,看不太出来年纪,看五官,年青时应切当是个极美的女子。只是面上没甚么神采,那双狭长的凤眼,显出几分冷酷和疏离来,叫人看不出喜怒。
叶家一面与李偃攀亲,一面又对傅弋示好,如此两面三刀,把李家放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