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懒懒地坐起来,接太小巧的白玉碗,可只是喝了一口,就将它放到了中间的桌子上,又是悄悄一声感喟。
“娘娘……”李嬷嬷闻言大急,皇后娘娘说话本就太直,如果触怒了皇上这可如何是好?
和珅含笑道:“四爷就会欺负人,明显晓得我的棋艺不如四爷,还总爱拉着我对弈。”
弘历笑道:“致斋,不如对上一局?”
和珅撇撇嘴,不悦的瞪了弘历一眼。
“娘娘,”对乌拉那拉氏最为忠心的李嬷嬷端着上好的参汤走了出去,“娘娘昨儿个又没有安息好,喝点参汤补补神吧。”
以是她必须得劝,要不然,她本就不为皇上所喜,再连太后也放弃她了,她该如何办?她的十三阿哥该如何办?
她也不想惹怒皇上,但是太后一向耳提面命,她是皇后,要劝谏皇上,不能让皇上沉迷美色。
这皇上一向不回行宫,成何体统?
李嬷嬷吓了一跳,忙将寝殿里的宫女们都打发了出去,这才抬高了声音,说道:“娘娘,这话可不能胡说。如果一个不好,但是会惹怒皇上的。”
实在乌拉那拉氏也是无法,虽说她在宫中乃是皇后,职位最为高贵,但是却向来不为皇上所喜。就是六宫事件,皇上也是交由令贵妃来措置,她这个皇后的确成了一个安排。
如果常日里,李嬷嬷的话,乌拉那拉氏还是能够听出来的,但是自从听闻了皇上能够会前去花街柳巷,乌拉那拉氏坐不住了。
这时听了皇后娘娘如许的话,李嬷嬷只能劝道:“娘娘,皇上的风1流天下皆知,左不过再有三五日便会分开杭州府,娘娘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接下来的几日里,弘历陪着和珅赏遍了西湖美景,吃尽了杭州美食。和珅只感觉日子过得缓慢,恨不得光阴愣住方好。
和珅拿了一本话本,细细读了起来,才子才子的俗套剧情,作为休闲还是很不错的。
和珅在这里落拓安闲,却不晓得行宫中很快就要闹翻天了。
这里的书房清算的极其清雅,和珅倚在窗前的檀木雕花椅上,从窗子向外恰好能看到内里清澈的池水。
当初潜邸的旧人,孝贤皇后和慧贤皇贵妃都已经去了,她虽有皇后之位,却让一个包衣主子出身的令妃压得抬不开端来。心中也不是不恨的。独一的保存之道只能是紧跟着太后的脚步走了。
弘历可不肯放过和珅,看着他绞尽脑汁的模样,也别有一番风情。
弘历毕竟比和珅多了很多经历,开端时和珅还能势均力敌,半个时候后,和珅就相形见绌了。
乌拉那拉氏幽幽一叹:“皇上已经连着数日没有回行宫了,我仿佛听人咬耳朵,说皇上到了这如画江南,定是去寻红颜知己去了。”
“本宫是皇后,劝谏皇上本就应当是本宫的职责。”乌拉那拉氏嘴角暴露一丝嘲笑,“如果皇上真如传言所说,有违为君之道,本宫定当进谏。”
转悠了半晌,和珅有些累了。正筹算归去和四爷共进午膳,却听贺三说四爷有了告急要务需求措置,回了行宫。和珅感觉无聊,便来到了书房看书。
阳光透过窗边的纱帘射出去,暖融融,配着春季特有的暖风,让人极其舒畅。
李嬷嬷自幼服侍乌拉那拉氏,厥后又跟着她进宫,乃是乌拉那拉氏的第一亲信,也是在冰冷的宫中独一对她好的人。
杭州行宫中,皇后乌拉那拉氏半倚在精美的锦塌上,大眼望着窗外微微动摇的柳枝,一双保养得极好的手上端着一杯茶水,用杯盖拨了拨内里的茶叶,悄悄叹了口气,似是有无贫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