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福长安带着和珅到他家的别院中垂钓,和珅满载而归。
福长安,字诚斋,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是军机大臣傅恒之子,孝贤纯皇后之侄,可谓家世显赫。不过和珅与福长安订交,却不是为了他的家世,而是为了他的赢利本领。
想起阿玛生前同吏部的一个官吏有些来往,虽说不是至好但也算得上是故旧。不如去处他借些银子来应急吧。
这几年来,和珅已经不止一次遭到过熟人的白眼,以是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心高。想着就算这位李大人不借给他财帛,顶多也不过是讽刺几句罢了。如果此民气善,说不得还能借些银两度过难关。
和琳返来换过了衣服,便来到和珅的房间。自从常保过世,兄弟二人便一向是在和珅房里用膳的。
只要叔父会布施他们一些。和珅不肯总费事叔父,看来此次又不可了。
和琳踌躇了一下,说道:“哥,你想甚么呢,当然够用了。”
听到和珅开口说最后一次,和珅的婶娘终究松了口:“也不是婶娘不通道理,实在是世道艰巨。你叔父那点子俸禄要赡养这一大师子,实在有些入不敷出。这里是十两银子,你先拿去用吧。”
要忍着,本身明天是来乞贷的,必然要把钱借刀
和珅听着弟弟的话语,看着弟弟身上半新不旧的棉衣,不感觉心中一酸。父亲在时,他和和琳虽说不是锦衣玉食,但也是衣食无忧。现在竟是连一顿全鱼宴也让和琳吃的苦涩,真是……
到了李大人家门前,和珅递上拜帖求见。
只不过现在不是活力的时候,借不到银子,如何办才好?
又是一年畴昔,和珅固然有些困顿,但是在咸安宫内里却结识了一个有钱人——福长安。
福长安晓得和珅家里的环境,不时的请和珅大吃一顿。和珅固然没有甚么财帛,但也不肯白白受人恩德,三不五时的回请一次。可如许一来,有限的财帛更是捉襟见肘。
两人有很多设法都是不谋而合,只可惜和珅经济宽裕,就是想要将赢利的设法付诸实际,也贫乏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