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不群一惊,说道:“正一教?这但是大明朝皇家书抑的国教啊?”黄安杰笑道:“师父,您说的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弟子一早曾派人出去扣问正一教的事情,听闻正一教的第46代教主张天师因好事做尽恶事做绝,差点被千刀万剐。最后不知何因,万岁爷爷饶了他一命,只是将其罢废了事。文武大臣不岔,更发起要废了正一教的传承。固然万岁爷爷没有承诺,还策封了第47代教主张天师真人之号;但是厥后宫里招了很多道人,却没有半个属正一教的,可想而知万岁爷爷也非常不待见他们。加上各地文官的打压,正一教这十多年来一厥不振,虽顶着国教之名,却无国教之实。时南宝道人这些年苦苦支撑教门,想来早就把弟子忘了,昨日也是一时有事路经广州,这才想起此事。本日一早又走了,说过几日就会返来,不过弟子看他的模样,也没空传授弟子,最多又是丢本剑谱,让弟子自练去。”
岳不群晓得正一教的气运极长,到了后代另有他的踪迹,不成冒然获咎了。又见黄安杰对时南宝道人的话语中似有不满,问道:“安杰对时南宝师父的观感如何啊?”黄安杰仿佛就等岳不群的这句问话,忿忿抱怨道:“师父,您是没见当时南宝道人的嘴脸,初到时还挺驯良,当知我父归天后,家中就弟子做主,立马不客气起来。先是对弟子意气教唆,又叫又骂,再又要陪睡女婢,厥后更是索要当年未曾收取的拜师礼,张口就是一万两银子。还要弟子每年年节去上清宫拜见正一教主,每次不得少于三千两的礼金。本日一早拜别时,又要弟子给他的朋友每人一百两黄金仪程。师父您说,弟子会对这酒色财气的道人有何观感?”岳不群也没想到这时南宝道人如此奇芭,不过想想也不算奇特。江湖中人喜收贫家子,一样也喜收大族子。贫家子是收来传衣钵的,大族子是收来要钱的。贫家子不交一文便可逼真功,大族子看钱传功。以是做为大族子也挺难的,常常被师父劫富济贫,还不必然学到真工夫。这时南宝道人还不算贪,在门派当中都算是比较普通的,只要黄安杰交了钱,那黄家就属正一教的部属权势。黄家有事,尽可找正一教出头,正一教是决不会推却的。此事对黄家也是有大利,大可借正一教之势大力展黄家的权势,可谓是共赢。可黄安杰这小子恰是懵懂幼年气盛之时,比及黄安杰这浑小子明白给师父送钱的事理,不知比及猴年马月去了。话说,黄安杰拜自已为师好久,就没奉上拜师之仪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