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府内所设的各种司、所一概保存,确有才气的大小衙役,情愿留下的,全都留用。
在议事厅,高大山正与田文居、刘鸿儒商讨,田刘二人的定见是分歧的,他俩提出把韩王囚禁起来,今后或许会用得着。高大山也以为这一题议是可行的,有韩王作为人质,今后要与明廷构和,就有了筹马。
此次战役,只抓获了十一名俘虏,此中一人看上去就是个文官,高大山让人把他带过来问话。
此人穿的像个师爷,高大山因为胯下受伤,被亲兵抬着,半躺在担架上,他非常客气问道:“叨教中间贵姓?”
高大山颇感兴趣地上前与百户搭话,百户一见是秦王来了,赶紧上马施礼。
义兵的灭亡姿势惨不忍睹,地上脑袋被切下一半的、被砍下半边头的、断手断脚的,破胸露肠的……碎尸一地、血肉成河,天上回旋着七八只秃鹫,等着抢食地上的尸身。
庄有福道:“回禀秦王,周起元是个去官在家讲学的东林党人,天启六年,魏忠贤以聚徒讲学、抨击弊端的罪名将其下狱害死。”
据孙可望、冯双礼的谍报,在陕西的义兵现在只要高大山的这一起人马了,洪承畴、曹文诏、贺虎臣、杨骐、张应昌、史吴甡等多路明军,已经在环县四周驻扎。
统统都遵循环县的模板来操纵,社会挨次很快就稳定了下来。高大山把大量白花花的大米投放到市场,平价发卖,并以蔬菜的代价卖给贫苦百姓,同时在韩王府的体仁门前,架起了四口大锅,熬粥免费赠与饥民。
高大山猎奇地问:“我看到每一次枪响以后,都有人在记录,这是为甚么?”
百户答:“回秦王,每响一次枪后,就由伍长记录下谁没有按号声放枪,结束之掉队行惩罚。”
平凉韩王府东有座崇文书院,高大山派百里沙、孙元化和赵士春进驻崇文书院,书院的原有挨次还是,除了国文教诲,还给书院的学子们开设了数学。
平凉位于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高出陇山,东邻咸阳,西连安宁,南接秦州、凤翔,北与固原毗邻。平凉素有“陇上旱船埠”之称,是“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自古为樊篱三秦、控驭五原的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
只见百户鸣角号一声,一眼齐响,练兵场上烟雾一片,后响及点放不着者,由伍长记下,百户再鸣角号一声,二眼齐响,再由伍长记下后响及点放不着者,三眼响尽,这轮练习就算结束了。
………………
高一功、田文居卖力治安及税收,庇护商贾公允买卖,并拔除了辽饷、练饷和剿饷,减轻了本地百姓的承担。
当高大山展开眼睛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战役早就结束,放眼四望,横尸遍野。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八月尾,蔡芝山的二万雄师,用火药和火炮轰开了平凉的大门,高大山的大本营也顺利移师平凉。
高大山本筹算往汉中方向用兵,在汉中恪守二三年,以观李自成、张献忠的意向。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明廷已经扼杀了高大山的汉入彀谋打算,他现在是孤羊落入了狼群,当下必须力保保存。
他命令厚葬了三千六百二十三名英烈,并要求给这三千多名义士造册归档,他不能健忘这些英勇奋战的英烈,打算将这些名字刻在今后将要在这里竖起的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