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你好生歇着便是,这里有六哥和世忠。”刘延叶安慰道。
五台山上,清玄寺寺门大开,脸孔慈爱的印光大师手持佛珠,缓缓走出。
当年刘家入两辽,引天下人谛视。刘家车队在路过五台山时,刘家家主刘继麟特地走上马车,徒步登山。佛门八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师曾道出谶语,刘家于两辽一战,去七回六。
刘继麟将其拦下后,虔诚扣问是哪位不能返来。
年纪悄悄就熟读兵法,且枪法超群,被以为已经不弱于杨家众将的刘世忠没有担忧惊骇,那张脸上只要沉思过后的刚毅。他重重点头,“父亲放心,我必然不会让刘家在我手中式微。”
印光大师将燃香交给身边罗汉后,对刘渊台合十双手,说道:“刘家后辈长年交战疆场,保中原不受北方铁骑侵害,却也因杀孽太重,遭此大祸,你今后便在寺中用心礼佛,可为刘家先人积累福德。”
印光大师看着这位当初差点将拳头抡在本身脑袋上的男人,点点头,默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刘渊台合十双手,诚恳道:“谢大师指导。”
恰好他刘渊台,是独一活下来的阿谁。
丰年近六十的白叟徐行来到祠堂,身为刘家长女的刘延叶哪怕再悲伤,看到白叟后也要强忍泪水,上前搀扶。
这位号称疆场万人敌的刘家虎将经此一役,底子不敢归去幽州见刘家世人。他只顾着一起南逃,不知如何就来到了五台山。然后他想到了当初印光大师的那句谶语,刘家后辈去七回六,并非返来六个,而是有六人战死疆场,再也回不来了。
......
这一日,刘家五子入五台山清玄寺为僧,法号智深。
王淮南点点头,说道:“幽州临闾关有一座山海楼,可远眺大海,广陵江,沧澜江,一样波澜壮阔,南海之滨更有剑客一剑削去万丈潮,我都曾见过。”
与突厥一战,刘家男儿无平生还,现在就只剩还担负着兵部左侍郎的刘渊郎。第三代子嗣中,更是只要刘世忠一人还算能扛大梁。
白叟望着祠堂内五具棺材,泪水又一次止不住流,“我如何能歇得住啊~”
祠堂里只要五副棺材,刘家家主刘继麟,宗子刘渊平,二子刘渊广,三子刘渊庆,以及杨家义子杨夕。四子刘渊辉和五子刘渊台尸身至今下落不明,云州留下断后的义子刘子英以及云州众将士的尸首更是至今未能寻回。
这无疑让皇甫天涵非常仇恨此人。
皇甫竹筠一脸神驰,看着石山发楞,不知又有了甚么天马行空的设法。
花圃中,皇甫竹筠穿了一身中原服饰,衣领低至胸口,如果胸脯风景独好之人,倒是能挤出一条水沟,可她那一马平地的身材,如何看如何感觉不调和。
卸甲沐浴,换上一声僧衣的刘渊台被带到法堂,印光大师亲身执剃刀,为刘渊台剃去三千烦恼丝,然后在其头顶点下九戒疤,是以优婆塞戒。
这位白叟,早在传闻刘家战况后就急火攻心,昏死一次。厥后五具尸身运回刘家,白叟又哭晕一次,现在恰是体虚之时。
十八罗汉尽出,将刘渊台带入寺内。
恰好路过的皇甫天涵远远看到这一幕,气恼得直感喟,却又无可何如,只得回身拜别,求个眼不见为净。
刘家数次派人请刘渊台归去,都被回绝。刘渊台只是将刘家棍,刘家刀以及刘家三十六路梨花枪尽数传于刘家先人。
这位白叟,恰是刘继麟之妻,刘家众后辈的母亲,折赛花。
皇甫竹筠俄然想到甚么,小跑到王淮南身边,问道:“传闻你们中原多的是大江,那你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