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轰炸?听上去是在炸跑道。”
担负进犯的伊萨中尉,低头在前面的HDD上按了几下,将预定的途径点串连起来,能够看出全部进犯是沿着一条沟壑停止的,最后在一座大山边上转一个弯就能看到山谷底部的降落场。第一次进犯将由他停止,除了蓝盾吊舱,他的F16还照顾着电视制导炸弹。进犯的难点是发明目标和及时发射兵器,因为山谷过于狭长,全部过程对于单座战役机而言相称得仓促。如果他没法击中,26中队的两架枭龙战役机将用浅显的500磅炸弹策动第二次进犯,当然打中目标的机遇更少。
“但是上校,现在的能见度……”乌哈克持续喋喋不休道,仿佛在说上校已经老得看不清东西了。
“……格里芬长机,右边3点钟,测到一个信号,能够是米格21,间隔17千米。”这是150千米外预警机的声音。
“我看到了,另有两个目标没有被击中。弹头能力太小了。”电台里萨米上校说道。
“另有5分钟。记着我的话,黑夜是你的朋友也是最大的仇敌。”萨米上校倚老卖老地说了一句,看了看RWR显现器,首要的无线电威胁一向没有呈现,这申明任务的第一部分埋没靠近的部分做的还不错,印度人没有警悟起来。很多年来,靠着夜色和山区地形保护来靠近仇敌,一向是巴基斯坦空军研讨的首要课题,在这个方面,他们不输给天下上任何其他的专业空军。当然,如同别的的统统的事情一样,高空和夜色也是锋利的双刃剑,即便有了切确的GPS和惯性导航设备,如许依靠地形的任务仍然具有很高的风险;以是折中的处理体例是在傍晚后或者拂晓前时建议进犯,这也会使得热成像的夜视体例受滋扰,但是很多次演练后得出的结论是,微光形式能够阐扬感化。
“前面有超越4架米格29。米格21更多。”
伊萨中尉当即做了一个翻滚,他立即看到一道红色的航迹正划过一一个很大的弧度,朝本身飞来。
“阿巴斯,你插手格里芬小队,翻开仗控雷达监督南面。”
伊萨中尉立即将机头下压,他仍然在加力飞翔中,尾随的导弹离他已经很近,这只是步兵照顾的防空导弹,但是开仗时很埋没不轻易发明,大部分被这类导弹击落的飞翔员直到导弹爆炸前,都不会晓得它就在前面。伊萨中尉按下滋扰曳光弹的按钮,持续发射了5组。然后,他在时速800千米的环境下勉强做了一个转弯,导弹被弄昏了头,飞向了另一边,但是这一次实在把中尉吓坏了,并不是每一名飞翔员都会在有生之年经历一次导弹追逐;中尉他的行动变得有些生硬,他还能勉强驾驶着F16笨拙地分开疆场。
“交给我。上校,你尽管投弹。”
他遵循法度起首接通AGM65导弹的导引头电源,趁着导引头预热的当口,上尉手动翻开对准吊舱的激光测距仪,测量了目标的斜距,只要2.8千米。过了一会儿,导弹导引头已经开端事情,上尉将显现器切换到导弹导引头通道上,如许他能够看到导弹的视野,微光成像的结果远远不如窥伺吊舱,导弹的的视场比窥伺吊舱小很多,并且只能2.5倍的倍率,幸亏目标已经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