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风本就天赋异禀,生可见灵,且他这见灵分歧于凡人,他的这抄本领似是在跟着他一起生长。道风三岁可见鬼怪灵魂,十岁可观山川局势,十五竟能知民气善恶,加上这十六年两位师父的悉心教诲,道风早已入了控灵之境,换做凡人莫说是控灵,怕是连见灵境的门槛也没摸着吧。这般神速的修行过程,便是两位见多识广的师父也是惶恐莫名,只是道风毕竟少不经事,难以再进一步,现在双十韶华,按青牛门规,当出世修行。
月梢初上,道观中心的小院中燃着一堆篝火,火架上起初猎来的狍子被烤得金黄飘香,道风行动谙练地撒上盐巴、香料,用手中的小刀片下两片来递给两位师父以后便抱着根骨头啃得津津有味,这一僧一道倒也是不客气,直接上手,大嚼大咽毫无吃相可言。师徒三人吃得正在兴头,老道俄然开口道:“小道,去将李村长引入正殿。”道风倒也不感觉奇特,打抹动手上的油渍向大门走去。大门一开,只见一名六旬白叟立于门前,正作势要拍门,见门本身开了,一脸的惊奇。道风左手抱拳作揖,脸上带着安闲的浅笑,彬彬有礼隧道:“李村长,家师在正殿恭候,请随我来。”说罢将门外的白叟让进观中。
山林当中,一弱冠少郎听闻鼓音蓦地回顾,稚气未脱的脸上出现一种难以明言的笑容,那笑中带着调侃,仿佛嘲笑着人间庸人;又似带着佛的怜悯,含着普度众生的弘愿,清秀的五官谈不上帅气,却带着同龄人未有的淡然与安闲。不算宽广的肩膀上扛着一头小鹿,肱二头肌微微隆起,落日辉映中肤下如钻石般耀起点点星光,崎岖难走的山路在少年脚下仿佛高山,一溜火光直奔山南。
老道收了这徒儿如获珍宝,连游历都顾不得,径直回了青牛山,不知是天意还是偶合,老道的师弟向来行迹成迷,那日竟是刚巧也在青牛观中。和尚虽未开天眼,却有着一双循环瞳,能看人之宿世后代,运起循环瞳静观半晌,早已入没法无我之境的得道高僧脸上竟显出惶恐之色,待到收了神通,和尚沉默了一会儿,道出一句:“此子不凡,吾不配观之。”说罢竟是狠下心来将此前大半生的影象尽数抹去,唯留下一个动机,那便是收此子为徒。老道本是不肯,只是和尚尽去影象之为让老道既骇然又佩服,实是不忍负了和尚独一的念想,便取了个折中的体例,两人同为其师,一个头磕在地上,这一教便是一十六载。
“小兔崽子,没大没小。”道人不忿道。老衲微微一笑,感慨道:“时候过得真快啊,一晃小道也已经双十之年了啊。师兄,咱青牛门向来双十出世,小道当入尘凡了呀。”老道未答复,眼神垂垂失焦,似是堕入了深深的回想当中。
浑沌敞开,生六合万物,人间万物皆有其灵。山川含灵,聚守千年景风水局势;草木含灵,伏万年聚精魄化精怪;牲口含灵,修千年聚兽魂化妖物;而人作为万物之长,分歧于他物。人生而含灵台,灵台之上供六合人三魂,此三魂为六合之间第一奇灵,三魂可化七魄、开灵智、启天目。三岁之前,人之灵台纯洁,天目长开,可览人间万物之灵,而三岁时灵智未全,孩童难以将所见胪陈。三岁以后,灵智全则灵台受染,天目自闭,三岁之前的影象尽皆恍惚。若要天目不闭,唯有两种体例,一是修行功成,不时打扫灵台,则天目自开;二是天赋异禀,三岁之前天目与灵智齐开,则此生天目不闭。但是这类人万世得一,此人如果修行则事半功倍,乃天造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