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和亲,已与汉初行和亲之策大大分歧。汉初时,匈奴势大。汉朝行和亲之策,乃是被迫。现在南匈奴归附,北匈奴远遁。再行和亲,便是一种荣宠。只是这副伏罗氏归义王,反其道而行。不“愿婿汉氏以自亲”,而是“愿嫁王女汉氏以和亲”。汉家半子都不求取,反而嫁女给汉室宗亲。
刘备更是五体投地,并无只言片语。
见刘备并无不满,这便又丁宁道:“脩靡夫人虽不比正妻,却也不成,以小妾待之。当‘如夫人’。”
刘备尚未及冠,便能与先贤诸君并列。已是优宠。再者说,虽汉室一脉同气连枝,可从亲疏上说,刘备与当今圣上,并无多少亲情可言。
听刘备来问,左丰笑容更盛。点头晃脑,挤眉弄眼,故作奥秘。
知刘备所虑,左丰这便悄声释道:“此夫人,非彼夫人也。脩靡夫人乃是女官名。前汉已置,今汉因之。《汉书·广川惠王传》有载可证:‘后去立昭信为后;幸姬陶望卿为脩靡夫人,主缯帛。’”
入侍,便是指入朝为侍子。
乃是非刘姓封侯之最高一层。
乌莲撇嘴答道:“早说,晚说,有何分歧?”
左丰未至,便有崔廷尉手书送到。言,高车归义王,上表欲遣子入侍,又行和亲。以示心诚。
想到这里,刘备蓦地一僵。
刘备虽颇多感激。
不等刘备来问,乌莲这便近前说道:“蕃邸熟人,便是她。”
刘备这便觉悟,正欲开口。却见屏风后的母亲,家令士异,皆给他使眼色。又看母切身侧的公孙氏。见她亦悄悄点头,并无不满。这才奉诏起家。
藩属国王或诸侯,遣子入朝陪侍天子,学习汉家文明,所遣之子称侍子。
“何为脩靡夫人?”刘备不放心。万一接了圣诏,岂不令人寒心。便是他本身,也没法放心。
话音刚落,合座沉寂。
“列侯之妻称夫人。”
刘备悄悄昂首,亦小声回道:“我已有妻。”
左丰恍然大悟,这便悄声笑答:“陛下知也。名唤公孙,乃明净人家,少君侯待如长姐。故而,此次和亲,乃是聘副伏罗氏女为脩靡夫人,非正妻也。”
家丞耿雍这便碎步上前,请左丰前去客舍,殷勤接待不提。
设身处地。刘备亦知陛下难堪。毕竟,参军功上看,刘备居于次席。军功第一的三路主帅皆封县侯,食两千户。而临乡一地却足有万户。刘备实在已是万户侯。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
刘备点头称谢。
乌莲心机,刘备岂能不知。微微一顿,这便说道:“若不嫌弃,他日结婚,亦是如夫人。”
刘备心对劲足。
左丰长出一口气。天大的功德险被他办砸了。
辅汉将军驰名无实,麾下无军马可用。将临乡重归于县,擢升刘备为县侯。爵位虽升,地盘却无增加。
刘备不由笑道:少令欲让备长跪不起呼?
刘备笑问:“何不早说?”
正欲起家。昂首却见左丰笑容中,皆是未尽之意。
另有一诏?
二十一级爵位,王爵非刘不授。故而对普通人来讲,爵位只要二十级。
辅汉将军虽是杂号,倒是陛下金口诏封。麾下虽无汉军,却有家将部曲。刘备便可酌情汲引封赏。县侯之上,便是诸侯王。临乡百里,与劣等县相称。今后再立新功,再往上便可封王。
乌莲眉角微挑。虽强忍羞意,端倪间已皆是笑意:“一言既出。”
刘备一愣,这便问道:我家陛下可另有话说?
前面说过。光武复兴,倡导简朴。六宫称呼只剩皇后、朱紫,朱紫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无爵秩,只在岁时犒赏充给。皇子封王,妾数原无穷制,此时亦定制。正妻称妃,妾不得超越四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