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归一处,跨凤凌霄去。
东风对劲马蹄疾,
道人们见了,都惊得跪在地上,对着空中不住地膜拜。今后,那幅画就成了奥妙观中的镇观之宝,道人们每日都对其虔心祭奠,然后苦心修道。厥后,偶然因为悟道最深,被推举做了观里的道长,活了一百岁,最后闭眼坐化而去。
那幅画不管是画还是字都不甚邃密,诗也是打油诗,看模样是出自浅显人之手,并没有甚么特别之处。只是画和诗的内容有些奇特,不知是甚么意义。那些兵士大多都是农夫出身,胸中文墨未几,大字不识几个,更别说能看懂画和诗的意义了。也有认得几个字的,磕磕巴巴地念了那首诗,嗤笑其不过是道家修道之类的哄人把戏罢了,一文不值。因而便把阿谁家仆杀了,顺手将那幅画丢到路边的火堆中间,一帮人扬长而去。
幸运圆得黄粱梦,立变赃官嘴脸。
公然,没过量久,他便凭着不凡的才气,做了叛逆兵的魁首,厥后又带领千万叛逆雄师,杀进了长安城。最后固然不得善终,也算得上是一代枭雄,这是几句多余的话。
青云子道:“师父不拘泥俗尘之事,最后得道升天,也是机遇,以是道号之类并不首要。”
呜呼,呜呼,端的是女娲看了也胡涂!”
青云子这么一讲,足足讲了半个多月,方才把他师父的故事讲完。道人们都听得非常入迷,似有所悟,对画上之人更是敬若祖师。
目前放荡思无涯。
冲天香阵透长安,
“待到秋来玄月八,
没过几日,青云子便要告别,道人们苦留不住,只得送他出观。
理虽如此,但心执此念的人还是数不堪数,归根究底,还是功名心在捣蛋。那些想要通过考取功名出人头地的人,所念的书,所写的文章,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无不是为了心中的那顶官帽子。觉得一旦有机遇戴上了,今后就能飞黄腾达,衣食无忧,想来也是有些好笑。无怪乎有那看破功名利禄的人,在一边冷眼看着,嘲笑这些墨客的陈腐固执:
本来奥妙观的上一任道长,是个半路修道之人,唤作“偶然道人”,他年青时叫付大贵,曾是唐末农夫叛逆兵中的一个知名小卒,跟从黄巢叛逆。
诗曰:
有缘人听完这段故事,感觉非常独特,归去以后便将之记下,传于后代,厥后几经补充,由本人堆积诸版本,同一订正,因而便有了现在的这本《柳毅》。至于此中真假,无从考据,权当一段传奇故事来看也何尝不成。正所谓大千天下,无奇不有,很多事都是虚真假实,亦真亦幻,若非要求个真假,那是陈腐之人所为。倒不如在闲暇之时随便翻翻,瞧瞧热烈,如有所悟,当然是极好的事。
青云子道:“也罢,这幅画既然传到你们观里,想必也是机遇。我且先住在这里,把师父的经历全都奉告你们后再走。”众道人听了对他感激不尽。
满城尽带黄金甲。”
生来无一物,归去亦为尘。
一日,一个四周云游、名叫“青云子”的老羽士来到奥妙观中。世人刚接着他,他便道:“贫道得知观中有一幅残画,求得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