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湖北巡抚胡林翼也觉得浙江巡抚罗遵殿吊丧为名,来到安徽宿松。罗遵殿是安徽宿松人,一年前由湖北藩司任上调任浙江巡抚,他与胡林翼私交甚好,是老友。在1860年初春,李秀成率军打击姑苏和杭州等地,他战死疆场。
而宿松人罗遵殿便是在这场战役中败亡的。
胡林翼见曾国藩的态度很果断,晓得这一次反清的运营无疾而结束,便没有再对峙己见,而是转而和世人会商起毁灭承平天国的线路起来。
曾国藩听胡林翼说“有志者当以吾一身任天下之谤”,说:“我非不肯承担任务,只是湘勇还没有刁悍到能造反的境地。”
将曾国藩的四路进兵打算与胡林翼的三路进兵打算对比,曾国藩四路进兵中的前三路,就是胡林翼所说的三路。只是考虑到袁甲三的定见,曾国藩才在本来三路的根本上加了一起,完整堵住了承平军北逃的线路。
打了小败仗的咸丰天子和中国官僚们以为,赐与西方的特权太多,是以,被一时的胜利冲昏脑筋,他们想方设法不实施条约。
承平军顺势南下,和春、张国梁节节败退。张国梁死于丹阳,和春毙命于浒墅关。
“但是,和春死,桂清逃,东南大局,天意将属于我们。”胡林翼道。
清廷不但同意了曾国藩的四路进兵打算,还给他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动静,由他出任第一起的总批示。第一起的计谋目标是攻占安徽本来的省会安庆,明显是重中之重。清廷的这一决策,标记取曾国藩的人生运气产生了严峻转折。只要他完成攻占安庆的任务,他的职位势需求超越胡林翼。
曾国藩摊开李鸿章送的安徽舆图,和胡林翼、左宗棠等人商讨,他们终究提出一个三路进兵安徽的打算:都兴阿和杨载福所部为南路,沿着长江东下攻打安庆;曾国藩所部为中路,从太湖出兵攻打桐城;胡林翼所部为北路,从舒城向六安方向推动。
俄国、美国公使表示情愿充当“补救人”,却索要诸多好处。
这时咸丰天子才仓猝另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赶往天津媾和。桂良等在英法侵犯者的威胁恐吓下,别离与英、法订立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左宗棠这时也说:“清廷防我湘勇,是路人皆知。前几年,湘军攻陷武昌,咸丰本来很欢畅,筹算汲引曾公,而满员则言: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间巷一呼,撅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度之福也。咸丰听后神采大变,收回了汲引的成命。曾公率湘勇为朝廷更是出世入死,却到现在还是兵部侍郎衔,连四川总督也不给。以是,我们为满人的江山社稷卖力,实在不值得!与其坐而待毙,莫如先发而制人。”
在湘军将领中,胡林翼的官最大,资格最老,他起首站出来发言:“当今之势,满人皇族败北,已不堪统治天下,而长毛自天京内哄以后,败势已定。湘军权势举足之重,待击败长毛后,我们必然是朝廷的亲信大患。朝廷对汉官汉将始终放心不下,狡兔死,喽啰烹,自古如此啊。左宗棠在湖南六年的尽力,为朝廷殚精竭虑,剿除长毛,天下人所共见,而咸丰天子见到满官官文的一纸奏疏,便下诏要将他当场正法,实令天下汉员寒心。我们不得不提早筹办,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