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攻占武昌后,兵分三路,夹江东下,水陆并进,直指半壁山,田家镇。李续宾随知府罗泽南走南路,由金牛镇攻兴国,他率部起首赶到半壁山,与承平军连日展开苦战。秦日纲亲率两万余承平军分作两路向湘军打击。李续宾率两千余湘军与之苦战整日。战役中,李续宾手刃三名怯阵的湘军兵士,率部拚死抵拒,并将承平军击溃,后又派出百余人缒崖而下,协同湘军海军斫断横江铁链,半壁山要隘遂为湘军所得。那一仗,湘军海军冲破承平军水上防地,逆流东下,焚毁承平军船只数千艘。李续宾在南岸助攻。
固然如此,李续宾仍抱幸运心机,希冀能在承平军救兵达到之前,敏捷攻陷三河镇。
1857年1月初,李续宾率所部万人顺江而下进入江西,再攻九江城。九江自1853年9月被承平军占据后,一向在承平军手中。林启容在武昌将陷之时,就督军日夜缮守具,屯米粮,浚深沟,设炮台,以防湘军来犯。从1月6日开端,李续宾陆师与扬载福海军连战数日夜,攻城不下,遂决定窜改攻城战术,3月5日,他督湘军自宫牌夹起到东边白水湖尾构筑长壕,全长30多里,共6道,每道深2丈,宽3丈5尺,于6月筑成,三面合围九江。同时,他决定先扫清九江核心承平军据点,伶仃九江。
镇守九江的林启容是承平军的闻名骁将,能攻善守。湘军打击九江西门,三战皆败,死伤甚众。湘军对九江实施全面打击,罗泽南、李续宾率部猛攻东门,因城上枪炮木石交施,多次抢登,不能到手。曾国藩见硬攻不能见效,便改取“舍坚而攻瑕”的目标,留塔齐布等持续围攻九江,调胡林翼,罗泽南、李续宾等打击梅家洲,诡计占据九江核心要点,堵截九江与湖口的联络。
花圃位于武昌城西二十里处,驻有承平军精锐军队万余人。在江边,堤上、青林湖畔设有大营三座,是戍守武昌的首要据点。
保卫梅家洲的罗纲领于城外立木城二座,高与城等,炮眼三层,四周密排,营外木桩、竹签广布十余丈,较之武昌、田镇更加周到;掘壕数重,内安地雷,上用大木,横斜搭架,钉铁蒺藜其上。胡林翼、罗泽南、李续宾平分路向梅家洲策动打击,碰到承平军奋力抗击,死伤数百人。
1854年10月初,湘军连续到达武昌核心,曾国藩批示湘军分多路打击武昌。罗泽南,李续宾率部4000余人,由金口攻花圃。
当湘军攻占田家镇以后,曾国藩打算篡夺九江,然后操纵海军上风,直逼金陵。湘军海军进至九江江面,陆师进抵九江城外。
李续宾与承平军的首战是1853年。当年夏天,承平军在夏官副丞相赖汉英带领下围攻南昌。江西巡抚张芾和湖北按察使江忠源守南昌,因城中兵力薄弱,要求声援。曾国藩便遣湘乡知县朱孙诒率训导罗泽南所募湘勇赴援,李续宾随军而行。
1856年,李续宾共同正在武昌核心作战的胡林翼所部攻取武昌。那一年,李续宾根基上是在武昌城下度过的,率部与湖北巡抚胡林翼、湖北提督杨岳斌等与承平军相持于武昌城外。承平天国产生天京内哄,翼五石达开从武昌火线赶回天京。李续宾乘势攻占了鲁家巷承平虎帐垒13座,进占武昌。接著,他率军乘势东下,在杨载福海军共同下,又攻陷了武昌县(今鄂州市),大冶、兴国,再次因功升为记名按察使。
当时,卖力保卫武昌的承平军将领石凤魁、黄再兴等人,都是文官出身,不懂军事。他们见湘军气势汹汹地攻到城下,便于夜间率军弃城逃往田家镇。武昌这个华中重镇,就如许被湘军占据。跟着曾国藩,李续宾自岳州东下以来,常为前锋,沿途七战皆捷。攻占武昌后,曾国藩保奏他升为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