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不耐烦的说:“彩绣坊甚么最着名?不过是天水一色的帕子了。”
“算了,能上门拜访也算有些诚意。”于氏摆摆手,说道:“干脆日头也大了,让人将软轿抬来吧,我去看看。”
“嬷嬷别见怪,我这胎怀像不好,大夫叮嘱过必然要卧床歇息。”于氏笑着对下首的妇人说道。
于氏没看她,还在一旁出运营策的对两个小人说道:“娇娘你手上面那支开的最密,快快摘下来。”
吕姨娘等在中间,即是氏看着娇娘在秋雁的帮忙下,采下那支梨花,才转头说道:“彩绣坊家的婆子?你代我去见就行了,何必还要劳烦我呢?”
于氏接过来一看,还是素扇。
于氏直接给吕姨娘一个眼色,让她送客。
还去叮嘱素雨和秋雁,让她们看好少爷和蜜斯。
“蜜斯,是彩绣坊的天水一色呢。”品书冲动的说。
不一会儿,品书捧着两个锦盒返来了。
于氏又笑道:“你看看我现在这个模样,莫说出门了,就是去后花圃逛逛,丫环婆子的都拦着。这件事我是应不了了。”
吕姨娘轻视的斜看一眼,立即被锦盒内里的布料吸引住了,忍不住伸手去摸。
说着便让前面跟着的婆子将个长长扁扁的锦盒送了上来,吕姨娘见了暗笑起来,不过是送个帕子,如何还搞这么多花腔,这么大的锦盒,够装上百副帕子了吧。
董家婆子见于氏点头,接着说道:“本年蜜斯多寻得了些染料,就多染了两匹,一匹已经送到上京去了,一匹送来给夫人。”
董家婆子哪敢托大,连连告罪:“烦劳夫人了,只是这东西贵重,我家蜜斯叮咛过必然要亲手交到夫人手中,婆子我也不敢随便就经别人之手转交给夫人。”
再说那董家婆子,在朝霞阁中碰了个钉子,出了院门,就跟着个小丫环去了二蜜斯住的澜趣馆。
董家婆子立即说道:“怕绣出来的花腔分歧夫人情意,夫人身边多是能工巧匠,定是比我们府里绣的好。”
……
“先收着吧,”于氏说道:“送这么大的礼过来,必然有所求,还会再来的,我们等着就是了。”
朝霞阁同澜趣馆相隔甚远,婆子路上一会问小丫环于府有多大?家里有几口人?父母还在不在?
这锦盒内里放着一匹布,一匹似青非青,似蓝非蓝的色彩的布料。
于二蜜斯暗想,“这董春燕终究来了,不晓得是不是还送两个烂帕子。真是无奸不商,简朴的一块布,不过色彩希奇些,便被她包装的像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可贵几次闻似得。”
“这就是天水一色?”于氏也问道。
说着,便将锦盒翻开,将内里的东西暴露来。
于氏惊奇的问道:“这府中只送了给我?”
吕姨娘走了出去,嫌弃的看着娇娘,想叫她下来,忍了忍还是没说。
董家婆子见她俄然变脸,万分惊奇,接过团扇拿动手里,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一肚子话憋在内心,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嗯啊嗯啊的就到了澜趣馆的门口,一起上董家婆子甚么都没问出来。
观琴应下,出去喊了品书。
董家婆子将摆在布料上的两把团扇拿了一把出来,递给于氏,“回夫人,是的。这是小店本年新出的团扇,也是用天水一色当底面制成的,市道上还没有,先给夫人送来把玩。”
于氏就直接在卧房让人去请董家嬷嬷,只见一个瘦高的中年妇人跟在素霜前面出去了。
“夫人,那婆子不肯收归去,说还要去二蜜斯那边。”吕姨娘答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