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非拜他所赐,我又怎会是本日之我?”卢渊目含挖苦,话音蓦地转冷,“是他教我明白,人若不站上权力顶峰,就唯有任人凌辱。”
徐中这么一想,堵在内心的那团阴霾便散了些。
卢渊肩膀一僵,却变态地没有抵挡。
卢渊道:“他没再打我。”
却听卢渊又接着说:“第三次被抓回以后,他勃然大怒,命令把我锁进木箱内,两天两夜不准放人,更不准给我饭吃。等重见天日,我却得上了一种怪病,今后没法在乌黑的房间独处,不然就会胸闷发急,产生幻觉,乃至不省人事。”
“我真应当恨他。”卢渊向后靠了靠,也昂首看着天,月光映亮他发白的脸。
徐中正揣摩这话是甚么意义,卢渊俄然道:“你之前不是问我,为何会做那样的鹞子?”他顿了顿,道,“我是为了逃窜。”
卢渊双拳紧捏,抿起的嘴角刻满恨意。
徐中见他低头坐着,也不知在想甚么。头顶上月大如盘,耳边只要零散秋虫鸣叫与细细的风声,徐中一时感觉心底空落落的,顺手捡起片树叶,放在嘴边吹响,不知不觉竟拐到了幼经常哼的曲调。
被囚在那种处所,好好的人也捱不住,也许这下子才是离开苦海,往生极乐。但愿他下辈子别再托生帝王家,过些平常日子,免得总被温白陆如许的恶人惦记。
直说到口渴,卢渊也不睬他,徐中便感觉说不下去,拿牙尖刮了刮嘴唇,撑着脑袋干坐着,四周又堕入磨人的沉寂。
徐中挑挑眉毛,一缩脖子:“想也没用。”
徐中眉头皱成一团,又是愤恚又是怜悯:“那就没体例了?你部下的大小官员呢,平时拿着银子,吃着米粮,这会儿就都不顶事了?”
“当时我尚年幼,下臣欺我母子势弱,常成心刁难。加上鲁兵猖獗,几次袭扰边城,几近将迁兴当作他们本身的国土。有一次,鲁皇微服围猎路过迁兴,恰遇母妃入寺祈福,一见之下竟转机心。那狗贼挥师攻城,兼并了母妃,我也沦为他掌中傀儡,无计可施。”
卢渊心不在焉,他很少有如许的时候,脑筋一片空缺,没法思虑任何事。以是当有人帮他做决定,牵着他走时,他也很天然地跟着对方。
不知是不是错觉,徐中看到他眼睛潮湿,眼角泛着微红,闻言又想起老天子曾说的话:这么多年,我都没见过他了……他恨我呀……
徐中喉咙里发堵,狠狠吞咽两下,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你当时候才多大,他还……还算是小我吗?”
卢渊点点头,道:“的确,宋妃在母妃的保举下获得宠幸,厥后又诞下卢泓,步步高升。谁知她妒忌心起,竟而忘恩负义,一再构陷母妃,导致父皇大发雷霆,将我母子二人遣至西北瘠薄之地迁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