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姥姥一声惊呼,“成大爷,成大爷,他如何会亲身来!”她的目光有些呆。
“都别站着了,都坐下吧,咱得成全老三的一片情意啊!”“那您先请,您上座!”
“哟,这东潞烧酒,三哥,你如何晓得我就爱这一口?”
“老三啊,我走了,孩子是个好孩子!”白白的一脸富态的薛姥姥走了出来,前面跟着提着花生、鸡蛋的惠娴。
肃文俄然发明,这个将来的老丈人,实在骨子里是个文人,外务府里的差使,个个肥得溜油,他的门垛子上竟另有鸡爪子,本来旗人内里,也有狷介的文人,有风骨的丈夫。
一时席散,多隆阿、胡进宝却带着几个旗人后辈跟外务府、六部的几个笔贴式扛上了,酒喝得一塌胡涂,倒是谁也不认输。
他带头走进了里屋,屋里坐着吃席的人们纷繁站了起来,“成大爷,成大爷!”欣喜存候之声不断于耳。
惠娴也穿戴一新,不管谁来,先福蹲,后倒茶,这时候,肃文的眼睛就离不开她那亭亭玉立的身材,惹得惠娴责怪地看他一眼,他才又笑着走开。
讷采双腮酡红,就象喝醉酒一样,明天这洗三,吃的是便宜坊的菜,来的是薛姥姥,贺的是成大爷,他望了望还在襁褓中的老儿子,你真是太有福了!
“有你大哥在,你是袭不了职的,我固然不反对我们旗人学点谋生,但男人嘛,始终入仕当官是正路,”讷采看他一眼,“本朝虽以武功立朝,但你的本领,能去考武举吗?还是想想如何博取个功名吧!”
“老三哪,发财了啊,吃点炒蚕豆,弄点酱肉皮儿就得了,如何上的满是便宜坊的肘子啊!”
正在这时,里屋俄然响起了一声清澈的哭声,顺着里屋飘出来的艾香槐枝味,世人都情不自禁地转头望着里屋,只听着一个女声念叨着,“先洗头,作贵爵,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州!……”
“刚才那帽子上插朵红绢石榴花的就是接生婆子吧?如何看着这么眼熟呢!”一个五十多岁的人问道。
屋里,关东烟早备好了,槟郎也盛满了,就是各色杂拌,也充满了桌上,屋里屋外充盈着喜气。
“惠妞,惠妞!”里屋传来了来洗三的薛姥姥的喊声。惠娴一扭身,红着脸跑进了里屋。
惠娴目睹父亲欢畅,密切地瞅了肃文一眼,肃文心神一荡,一下抓住了那柔滑的小手,惠娴不由满脸通红,她用力挣了几下,却没的摆脱,无法之下,只得任由肃文紧紧攥住。
肃文就站在讷采的身后,看着这个将来的岳父欢畅的模样,他自个也乐开了花。
讷采却象薛姥姥一样,也是呆了,连“请”字都忘了说。
讷采却欢畅道,“给您您就拿着,也不能让您白跑一趟不是!”
快到晌午,顿时就要开宴,惠娴忙得更是脚不沾地。
多隆阿与胡进宝站在影壁内里照顾着,讷采不时进收支出,笑着迎客。
“嚯,十锦火锅!看得出,到底是得了儿子,两字――欢畅!”
研讨生时的导师,不但对宫廷方剂非常痴迷,对国粹更是投入,是天下的国粹专家,受导师影响,他对国粹非常酷爱,自忖四书五经不在话下。
“对啊,客岁四贝勒家生一令媛,就是她去接生,洗三!”
……
肃文看当作大爷,成大爷也看看他,两人都是一笑。
辰时刚过,来道贺道安的七大姑八大姨就到了,几个外务府的笔贴式和惠娴父亲六部衙门里的老友也早早到了,看着一色的旗人服饰,肃文犹似在梦里普通,惠娴掐了他一把,他才回过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