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侯府的世子袁修爱美人。庙会里隔着幔帐,瞥见了她的侧脸后便茶饭不思,日夜驰念。永宁侯夫人被缠得没体例,递出话来想纳檀生当个贵妾,李氏当然欢畅――一个四品文官家的侄女当侯府世子的贵妾,的确是天作之合,没有更合适的了!
她一早就想好了,若当时候她变了鬼,第一个去吓的就是袁修,吓死那龟孙!
赵檀生莫名投了女冠的眼,得了她的照拂,日子也算过得去。待有人来东岳观卜卦,檀生跟在正觉女冠身后掌上三两眼,说上两三句,靠自个儿挣了几枚香油钱,
现现在大昭朝流行玄门,昭德帝推许拜一道人,自封九清先圣,设祭台、拜阵法、炼丹丸。
“不然都可惜了那丫头独一拿得脱手的那张脸。”
到底没如愿。
她是不贡献袁修的高堂了?并没有,她进门三载,永宁侯夫人她的婆母姜氏,每顿饭都要她布菜,等她坐下用饭,饭菜早就凉透了。
这是李氏的原话。
她是祸乱内宅了?也没有,她赵檀生行得端坐得正,连见个自家陪房也要袁家的仆妇都在场。
李氏父亲刑部左侍郎李朴素得知后,痛斥赵显“竖子不堪与谋!”,当着京师世人给半子一个好大的没脸。
入了道的贵家太太还保存着昔日的风俗,洗件大衣裳赏点儿炭火用,劈半天柴火就多给三个馒头,再风雅点儿的,抄一本五百页厚的经籍能得个一小盅猪油。
从十九岁到二十五岁,被送到这里整整六年,从桃李到花信,她很年青就入了道,当了姑子。
东岳观欢迎您。
这昭德十三年的夏季是真真儿冷,若她赵檀生没洗这十来筐衣裳,劈那上百捆柴火,怕早就变CD梁山里的孤魂野鬼了。
可赵檀生想了好久,也没想明白,她到底犯了甚么错。
那她是善妒好强了?也一定,她和袁修做了一年的恩爱伉俪,以后的两年,同袁修恩爱的便换了人,年年换,月月换。袁修好美色,和房里的丫环都爱过一场,和巷子里风味的妇人们也谱出几曲悲欢恋歌,不算日日做新郎,却也差不离了。对此,她未置一言,乃至帮手讳饰。
然后她就换上了道袍,口里唱的是冲虚真经,头上簪的是混元髻,足上踏的是十方鞋,今后一别尘凡,现在已是第六个年初。
手上冻疮还没好的第二年春季,正觉女冠就出关了,正都雅见赵檀生瘦肥胖削挑着两担柴,招来细细问,一问便大怒,斥了长清道人,正了东岳观道风,绝了那凡尘俗世的做派,再把赵檀生收进了门下,教道义,教经籍,教麻衣相法,教相理衡真…
赵显便惹不得这李氏,内宅里头李氏说了算,老太太都靠边站。可何如这李氏口甜心苦,对她这个大伯的女儿虽也当主子在养,可主子里也要分个三六九等,她便是最劣等的那一份。待得快说亲了,更恨不得密码标价标个好代价,养了这么多年总算要物尽其用为赵显搏一门攀得上的婚事。
李氏毕竟是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