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浓笑道:“然也,中原之民千千万,乃是胡人数倍,数十倍,若使纲领于常,次序得存,便若束箸于手,岂能轻折!”
眼对眼,唇对唇,仅隔三寸。
这时,行棋的织素与小黑丫才瞥见了刘浓,惊奇以后,两人再把满脸红晕的红筱一瞅,顿时,你看看我,我瞅瞅你,继而,同时看着刘浓,转动着乌溜溜的眼睛。
刘浓自知解释不得,干脆不管不顾,摸了摸鼻子,快步走入室中,浅笑着摇了点头,随即走到案后,撩袍落座。浅吸了一口气,于胸中缓缓一荡,而后,卸下腰剑放在案上,执起狼毫笔,稍作沉吟,便行直通一书。自向来到北地,极少蓄意练字,殊不知随心纵意之下,却风骨另具。
足足盏茶后,刘浓眼中光芒暗歇隐退,斜斜看了她一眼,心知她一向在暗中探视本身,本不想答复,却又忍不住想将刚才所思道与人知,几番沉吟,干脆随心而为,揖道:“勇者,应乃明知不成为,而为也!然,此乃血勇而非智勇。智勇者,当知,事无益,便存弊,利弊互依,若遇事不成敌,当觅其利,切不成见弊而却也!而此,便为当勇之时也!”言罢,缓缓起家,挥袖便走,胸中安静如湖,星目敞亮,气沉若渊。
“阿父!”
便在刘浓心机电转之时,正在行弹棋的小黑丫俄然一声轻呼,打断了刘浓的思路,随后薛恭与郭璞齐至。
院中也极小,独一一方天井,五六间木舍。在天井中有一株老槐树,笼得三丈方园,织素与小黑丫正在树荫下行弹棋,红筱则在一旁观战。也许是因战得过分灼烈,三人皆未发觉刘浓已出院中。
县公署仅修复了公堂与东西两栋院落,既作公署又为私宅,二人道别,一者往西,一者往东。刘浓踩着本身斜长的影子,跨入东院中。
待巡查完虎帐,刘浓与荀娘子并肩行于城中,其他诸将则驻扎于营。
刘浓心中捉奇,南北通信极其不易,会是何人投来?当即便伸手接过,信封以朱泥加印,上书四字:瞻箦亲启。笔迹苍劲如松,模糊识得,眯着眼,细心一思,剑眉微凝。
“信?”
刘浓微眯着眼,看着渐垂之日,叹道:“荀娘子深谙兵家要议,应知,此一时,彼一时也,如果未有祖豫州勒军于前,刘浓不敢入江北,又岂敢行刚烈于此地。水无常势,兵无常形,谋事亦当如此,衡外情,量已力,当勇之时,毫不滞后。”
“小郎君……”
“甚好!”
刘浓踞坐于台上,荀娘子、刘胤、北宫、曲平、薄盛、杜武等人顺次而列。刘浓谛视校场中林列的战阵,心潮彭湃,若想安居于乐土,便需强力之剑盾作保护,不然,便若镜月水花,浮光泡影罢了。有此三千强军在手,对内足可言安,对外亦敢言战。
何为当勇之时?一句话问得刘浓完整怔住,脑海里思潮如涌,却不知该以何言作答,总不成奉告她乃未卜先知。若非未卜先知,那又该当何解?俄然间,他想起了韩灵,想起了韩翁,想起了祖逖,随即一张张人脸闪现,往昔面对韩翁所作之承诺反响于耳际。美郎君单手负在背后,眼中寒芒闪动,久久未曾出声。
刘浓未接话。
荀娘子歪着头想了一想,而后,快步追上,轻声道:“兵家有言:百战百胜,为中也!百战百败,一战而定乾坤者,乃为上也!君之所言,恰得其髓,却又非同其理,灌娘,受获很多!”说着,竟然对着刘浓微微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