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夜袭叛军辎重队,分赃得来的几百两银子,投在这马儿身上的就有十多两。
“小人名叫周冲,客籍云南安宁。因给母亲乞贷治病,父亲有力了偿,被杨家趁机侵犯祖田,父亲与大哥也成了杨家的佃农。小人十岁那年,云南大旱,有力缴付佃租,父亲与大哥便带着小人外逃。父亲当年便饿死了,大哥在昆明给人做帮闲,小人亦在染坊做学徒。”
也不能怪朱元璋,他在位的时候,实在已经做了很多鼎新。大量元朝贱户重获自在,并且贱户权益也获得法律保障,只不过改得还不敷完整罢了。
“那我该如何称呼秀才……嗯,老爷?”周冲问。
步队再次进发,王渊多了一个主子。
他刚借来的时候还是幼马,养了两年,已经长到五尺一寸,大抵相称于一米六三,快赶上英国纯血马的均匀高度了。
巡按御史才是真正的卖力人,初期还被分权,到弘治年间已经一手包办。这么说吧,如果巡按御史想玩手腕,乃至能够在誊抄朱卷之前,偷偷更调乡试墨卷和草稿卷,各省乡试都难以制止的存在猫腻。
“牵马能够,拿刀就算了。”王渊可不会让兵器离身,另有一半的路程要走呢。
王渊随口问道:“占你家祖田的杨家,是本地的豪强?”
这类地形特别合适打埋伏,十年前的贼妇米鲁,就在此地埋伏过官军,把官军堵在谷中杀得全军淹没。
而云南的平夷卫,则在山谷的另一头。
比较特别的是雇工和佃农。
接下来一段路程,都还比较好走,满是碰到匪贼时那种地形。
周冲牵着缰绳,忍不住去摸鬃毛,赞叹道:“二哥,这匹马真是神骏啊。我在坡上看得逼真,从大石头上跳起来,离地起码一丈高,换成浅显马早被摔折腿了。”
……
论品德,张羽才是真的廉洁忘我。
守城官兵本来有些懒惰,看到马身驮着十多个脑袋,顿时变得非常谨慎。个个拿起兵器,对着秦把头问:“秦五,你这是干甚么?”
王渊想了想,说道:“叫二哥吧。”
张羽和二弟每次调任,都雇不起车船,由三弟赶着毛驴驮行李,硬生生走到履任地点。
王渊又问道:“你都已经逃掉了,为何又返来投身?”
李应笑道:“收下吧,这厮挺成心机,闹得跟看戏文一样。”
没钱还真不能养马,特别是这类上等神驹。
如果用车来比方,王渊这匹马相称于劳斯莱斯,平常保养费就能把工薪阶层搞穷。
这些是蒙元留下的糟粕,被朱元璋担当了。
“你们在城外先等着,我去禀报李批示!”守城官兵不敢怠慢,此中一人快速朝城内跑去。
甚么倡优啊、雇工啊、伴当啊,这些都是贱籍。法律上低人一等,子孙不能插手科举。并且在犯事儿的时候,如果受害者属于良籍,贱籍肇事者还要罪加一等。
“小人十二岁时,大哥被人打死。染坊怕惹费事,也将小人摈除。小人又进春华班学唱戏,没得两年,梨园子也散了。小人便与师父、师叔四五人,结成小班游走乡里,专唱农家红白丧事。客岁师父和师叔分钱不均,闹了一场便拆伙。小人随师父一起卖艺为生,师父也抱病死了,小人便上山投了匪贼落草。”
现在如果拿去发卖,底子不是五百两的事儿,起码也得一千两以上——江南那边,用于骑乘的浅显奔马,只需七八两银子就能买到。
(PS:关于飞越峰,《明太祖洪武实录》有记录,产自水东养龙坑,那是朱元璋最喜好的马,还让宫廷画师专门给飞越峰画像。按照宋濂《龙马赞》记录,飞越峰的马头高2米9摆布,马身长达3米5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