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还没来得及作答,高怀德等人已经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众将士一起下拜,高呼万岁。
“但是皇上如何会熟谙凝烟女人的?”
“你有没有看到天上两个太阳?”
赵普说: “老唐王已经驾崩,现在是新君当政,你的家人无事了。对了,倒是传闻水云涧的慕容凝烟女人对萧兄你情深意重,在你分开后她曾和她哥哥出去寻觅你,被新皇设想在关卡将他们兄妹俩抓进了皇宫。”
赵匡胤退下后,传令调回李重进、孙行友等人,筹办回朝。
接着又说:“既然你们都推举我为新君,那我在此要求你们,不得冲犯周主,不得凌辱大臣,不得侵犹百姓!如果服从我的号令,必然重赏,不然就诛杀百口,决不宽恕!各位能做到吗?”
将士们见赵匡胤出来,齐声高呼:“雄师无主,我们情愿奉点检为天子。”
扎好营账后,有人见一个叫苗训的批示使,单独站在营外瞻仰天空,便走上前问道:“苗先生,您在看甚么?莫非这天空有何异象吗?”
一晃就快过年了,这天俄然从镇州、定州传来急报:汉主刘钧与辽兵结合入犯,边疆垂危!范质见幼主宗训不过是个孩提,只会玩耍,那里晓得带兵兵戈之事。
赵普说:“点检如果再谦让,恐怕要上违天命,下失民气,如果点检真为大周着想,善待幼主也算不负世宗了。”听到此处,众将士上前将赵匡胤拥上马去。
赵光义便和赵普随即摆设好统统,等候天亮。
都批示高怀德起首建议道:“小天子年幼无知,我们即便是舍生忘死战死疆场,也无人晓得。不如适应天意,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大师意下如何?”
二人驰入汴都,朝中方才获得动静,当时正在早朝,传闻陈桥兵变,群臣都吓得不知所措。
赵普欣然同意,一鞠问,发明大多数人都只是平头百姓,并没有参军之心,就禀报赵匡胤,因而除了证据确实的,其他人一概开释,百姓们都很欢畅,争相奖饰赵匡胤刻薄仁爱。
众将士齐声答道:“绝对从命!绝对从命!绝对从命!”
回到大梁今后,周主立即夺职了都点检张永德。张永德的老婆是郭威的女儿,周主担忧他图谋不轨,便将他夺职,改用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兼任检校太傅。
看门的小兵摆手表示:“点检还没起床,各位将领不要大声鼓噪!”
当即就有人诘责起范质:“是你保荐的赵匡胤出兵,如此生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该如何结束?”
宰相范质等人见周主抱病,便上书要求册立太子,周主便立年仅七岁的宗训为梁王。
“这……这事行得通吗?”赵匡胤游移地问。
赵光义道:“此事非同小可,我们还是先和赵普商讨一下再作决计。”接着又把这事情奉告了赵普。
“甚么?新皇如何晓得此事?莫非萧家真犯了大罪?为了找我竟能扳连到慕容兄妹俩?”
“甚么?李公子是当今皇上?你又是如何得知这些事?”萧逸轩实在吃惊不小。
“我曾受世宗厚恩,怎能如此妄自负大,擅行不义呢?”赵匡胤推让道。
周主说:“爱卿在火线奋勇杀敌,朕已了然于心,本来想趁这个机遇安定辽国,不料朕这又一病不起,错过了机会,这可如何是好啊?”
“只因新皇对凝烟女人甚是中意,当然对她的行迹了如指掌。萧兄你放心,只是将他们抓回宫,不是抓进大牢里。”
周主略加思考了一会儿才说:“你说得也对,那朕就临时还朝,赵爱卿传令给各处的兵马,明天就启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