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中,河北大水,仁宗忧形于色。有走马接受公事使臣到阙,立即召对,问“河北水患何如?”使臣对曰:“怀山襄陵。”又问:“百姓如何?”对曰:“如丧考妣。”上沉默。既退,即诏阁门,“此后武臣上殿奏事,并须直说,不得过为文饰。”至今阁门有此条,遇有合奏事人,即预先布告。
予奉使按边,始为木图,写其山川门路。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写其情势于木案上。未几寒冻,木屑不成为,又熔蜡为之。皆欲其轻、易赍故也。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上召辅臣同观,乃诏边州皆为木图,藏于内府。
福建剧贼廖恩,聚徒千余人,剽掠市邑,殛毙将吏,江、浙为之骚然。后经赦免,乃率其徒首降,朝廷补恩右班殿直。赴三班院候调派时,坐恩黜免者数十人,一时在铨班叙录其角色,皆理私罪或公罪,独恩角色称:“出身以来,并无公私过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