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有文、理、法、工、师范五个学院,此中文学院、法学院和理学院在昆明的西北角,工学院和师范学院别离在借居于昆明城内和城西。我来到西南联大的第五天,便碰到厥后被校友们津津乐道的嘉会――周明诚杀猪宴。”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最后一个京派文学家”的汪曾祺,明天为了考西南联大,不得不从上海坐船到香港,再从香港坐船去越南,再从越南走陆路来到昆明。
“那天早晨,校舍旁的空位燃起堆堆篝火,师生们吃了猪肉很镇静,围着火堆开端唱歌跳舞。因为乐器难寻,哲学系主任汤用彤先生以盆做鼓,吴大猷传授和老婆阮冠世先生敲碗伴奏,周先生在师生们的鼓动下唱起了歌曲《鸿雁》。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具有音乐美,但他本人唱歌真的很刺耳,歌声老是不在调子上……”
“不过比拟起教员们,我们门生起码不消为钱忧愁。学费、炊事费和宿舍费是全免的,每月还能领8元钱的贷金,能够用这些钱购置学习和糊口用品。直到某一天,我们发明八元钱不敷买一瓶墨水――从1937年到1943年物价涨了200倍,到1944年已涨到2000多倍。教员们的薪水那里够养家?不得不把周先生的蛋换成钱买细粮吃。”
“朱自清传授因为饥一顿饿一顿,患上了严峻胃病。有次他得了痢疾还对峙连夜修改功课,书桌中间放着马桶,整整改了一夜作文,拉了30多次,第二天都虚脱了相,脸也没洗就还是去上课。”
“比拟起理科传授,理工科传授们绝招更多,他们能够操纵粗糙的机器和质料,便宜番笕、墨水、酒精等物出售。我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阿谁时候还真是如许的。”
“卷烟属于战时管控物质,买几包只要有钱便可,但大量采办且是上等好烟,那就比较困难了。厥后我听人说,周先生让保镳拿着他的亲笔信,去找了龙绳曾(龙云的三儿子),那些肥猪和卷烟都是龙三公子告急调拨的。”
“我记得是1943年底,周先生从重庆运来3500套棉鞋衣裤,又在昆明采购了十几大车的物质。那年夏季,师生们大家穿上了新衣,过年也有了肉吃。传闻不但是西南联大,中心大学、金陵大学等内迁黉舍,周先生都有赠送大量物质,难以计算破钞的款项,我们平时都戏称周先生是‘衣食父母’。另有些爱开打趣的同窗,每次见到送物质的卡车,都大声嚷嚷:咱爹又送吃穿的来了……”
“我不远千里报考西南联大的启事,主如果那边有闻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另有沈从文先生。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我还没插手退学测验,就见到了名扬四海的周赫煊先生。他此次带来的不是小说或史学著作,而是十头大肥猪,以及一箱又一箱的卷烟。”
“传闻周先生当时打动得掉泪了,在跑警报的时候又传闻很多传授都断了烟,因而就让保镳把好烟买来。当时抽烟最狠的不是黄子卿先生,而是华罗庚先生,他一边吃肉一边抽烟,肉没吃完成果抽烟抽醉了,倒在地上呼呼大睡。”
“因为吃不饱饭,金岳霖、朱自清等几位先生构成种菜小组,推举植物学家李继侗传授担负种菜组组长,生物系讲师沈同先生担负种菜助理,统统传授一起浇水施肥,歉收时节一起分享。”
为了包管定时测验,汪曾祺提早大半个月就来到昆明。他混进门生宿舍住了好几天,每天跟着大门生们一起上课吃食堂,竟然重新到尾都没被发明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