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守着,谁来也不见。”宋老太太叮咛黄嬷嬷:“如果老迈媳妇过来,奉告她晚宴还是摆,舅老爷跟舅夫人都在我们家用晚餐,让她筹办全面些。”
如果她没有猜错,常首辅想拉拢崔氏,必然不止送崔应书一个工部左侍郎的位子,而崔家现在职位最高,却还能再往上提一提而不显得他决计的人,另有一个。
崔夫人瞧他一眼,再看看宋楚宜,内心不应时宜的起了腹诽-----你面前才九岁的外甥女,也实在不像是个只要九岁的天真幼女啊。
宋楚宜沉思熟虑过后,并不答复崔应书的发问,转头看着自家祖父问道:“祖父,内阁关于紫荆关守将人选的争辩可有了成果?”
他们现在归恰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又已经将四周其他几个部落打的服服帖帖的昂首称臣,刚好趁着夏季没法放牧而对大周的边疆群起攻之。
崔应书俊美的眉眼染上骇怪,为这个小丫头的洞察力吸了一口寒气:“你如何晓得?”
宋程濡惊奇于她这般灵敏,沉着的点了点头:“最后推了杜阁老保举的、现袭威烈将军爵的卫青书。”他瞥了一眼如有所思的崔应书,又弥补道:“但是同经常首辅别的上书圣上,建议重新设置三边总制一职,由福建总兵崔绍庭担负。”
同宋家一样,混迹宦海四十余年心机深沉从不攀附党派的常首辅恐怕也经历了很多不堪其扰的事情,不然当初也不成能主动在宋程濡跟前开释美意,主动说出张阁老做的过分了之类较着带有指向性的话来。
这个节骨眼上,锦衣卫跟羽林卫金吾卫都该好幸亏皇城守着,谨防死守才对。
而如果战事一起,作为三边总制的崔绍庭,当仁不让的要上疆场。
崔夫人拧了眉看着丈夫,踌躇一瞬就道:“我出宫之时刚好闻声唯昭说,要求圣上让钦天监择日令钦差去龙虎山祈福,莫不是因为这个?”
宋楚宜惊奇的昂首看了一眼崔应书,想起之前崔夫人提过,崔应书决定起复的事情来,不由张口问道:“是娘舅的差事下来了?”
这在往年也年年都有,但是他们都只是抢些东西也就罢了,可本年却确切有所分歧-----尝到了紫荆关跟通州的长处,这群逃亡之徒还真的有能够野心收缩,不知天高地厚的对大周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