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沉吟了一下,便道:“唐国公这条要求,实是天然之事。朝廷既愿与唐国公和好,这名誉、官职爵位,自是要全数规复。别的,至于惩办那些挑拨小人,请唐国公放心,待本阁回禀皇上,自会对其加以惩办,为唐国公申得公道。”
“文弱,你这和谈,前面两条,朕还能够捏着鼻子认了。但若这最后一前提,李啸非告急环境,不入京奉诏,且其治下边境与其部下军兵,朕也不得插手,那难道自今今后,朕将再也没法管控束缚李啸了么?”崇祯一脸阴沉,喃喃低语。
李啸点点头,又道:“至于第二个前提,那便是,从今以后,我唐军若要再去外洋拓展领地,挞伐番邦,朝廷不得反对或干与。统统新占地盘,虽为大明国土,但只能由李某自派官吏管理,朝廷不得再另行派任官员。”
杨嗣昌闻言,心下长长地一声感喟。
杨嗣昌一声苦笑,拱手道:“唐国公美意,那杨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崇祯低着头,一脸阴沉的他,沉吟不语。
在朝廷旨意传回山东后,李啸非常欢畅,心下称心莫名。
“唐国公但请明言。”
与时同时,李啸另一个存眷重点,便是新建三大船厂。
听了李啸这番话,杨嗣昌脸上一颤,却不觉陷于沉吟。
而有了这点银子上交,天子与朝廷的颜面,倒是大大获得了满足。对于他们来讲,如许不需花任何管理本钱,就能凭白获的收益,倒是更划算的买卖。
如许一来,李啸虽明为大明臣子,但朝廷却对他,再没有半点束缚力可言了。
很快,李啸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与杨嗣昌逐条拟好条目,便一式两分,别离具名落款。
见到杨嗣昌虽这般说,脸上倒是极其尴尬的模样,李啸轻笑一下,朗声道:“杨阁部,有道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李啸既是大明臣子,却也该当为朝廷颜面考虑。如许吧,从现在开端,我台湾一府两县之地,虽不由朝廷派人管理,却也与国中各州县一样,向朝廷按额交征税赋。至于其他外洋之地,因地盘偏僻,群众希少,若要开辟出来,都将颇费工夫光阴,本公还需投入庞大本钱,这些处所,就没有税赋可纳了。”
此中,登州船厂,作为资格最老,范围最大的船厂,首要出产大型帆船战列舰,特别是以仿照欧洲各种西式大帆船为主。
那么,在将来的光阴,不但吕宋和菲律宾诸岛,要归入自已的治下,甚到更南面的诸如新几内亚岛,和布里曼丹岛等诸多尚未开辟的印度尼西亚群岛,亦会终究被自已完整征服。
见到杨嗣昌面有难色,李啸嘲笑一下道:“杨大人,但是感觉本公这个前提,很有过分之处么?那本公再明白相告,我部军兵,虽不受朝廷直接制约,但诸如剿除流贼,抗击鞑虏之事,本公亦皆会派兵插手,毫不置身事外。并且我部军兵,全数粮饷皆是自行筹办,不费国度半份赋税。并且在大明国中,就以现有地界为限,也不会再与朝廷争权夺地,乃至再生内哄。能够说,大明只以这登州府一府之地,再加上单县与塞外的金汤城,便再不花半文钱半粒米,就稳获了本公这支战力强大的精锐军队,如许的功德,又何乐不而为呢?”
杨嗣昌拱动手,以一种焦炙不安地神采,望着龙椅上呆坐的天子。
为了争夺台湾的管理权,李啸已与朝廷兵器相向,金汤城外一战,让朝廷灰头土脸,脸面尽失。如果李啸将来获占更多外洋埠盘的话,朝廷复来争占,只怕这内哄之战,又要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