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说到这里,偷眼向崇祯望去,发明崇祯神采稍缓,竟微不成见地址了点头。
有了刘宇亮这个首辅带头,接下来的几天,弹劾进犯李啸的奏章,有如雪片一样堆满了崇祯的御桌。
乾清宫内,望着御案上堆叠如山的弹劾奏章,崇祯一脸黑沉得可骇。
杨嗣昌浅笑着拱手道:“陛下,这一点,那李啸已在信中申明,乃是他从那郑芝龙部之处,传闻了郑芝龙构陷自已的经过后,才吃紧用飞鸽传信自证明净,此信送至正在陕西剿匪的部下莫长荣处,本欲送至兵部熊文灿,正巧微臣巡查山陕,那莫长荣便直接将李啸之信,呈给鄙人,鄙人方才体味李啸之自辨之辞。”
“文弱,那李啸说,他之以是来不及奏报,便告急出兵朝鲜,却也多有不得已之处。文弱对此有何观点?”
“杨爱卿一起辛苦,速速平身,看坐。”
杨嗣昌入得殿来,随即伏身下跪。
“陛下,若依鄙人之见,陛下需对李啸大加封赏,以褒其开疆辟土之功,然后将那台湾,如登州普通,赐赉其自行管理,朝廷只需按进收取赋税便可。而派出监军一事,则断不成使。同时,需得对李啸旁敲侧击,让他晓得错误,以免将来再犯。如此一来,那李啸乃是极其聪明之人,必然会对皇上由衷感激,同时亦会心生惕然,不会再犯这般骄易朝廷之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