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毫无千古名臣的时令,每日鞍前马后跑着腿儿,可见时令这玩意也是分为人生分歧阶段的。对这位后代争议极大的人物,马城也没法评价,擅杀毛文龙是他最大的弊端,可见此人度量很小没有容人雅量,要说他用心放八旗兵入关,那便是无稽之谈,往人头上泼脏水了。
前面有曹文诏,咬着多尔衮的帅营死不松口,马城则在周府安设下来,措置善后。
周家诸位公子少爷,家中能说上话的都在门外迎客,见到一支铁骑马队沿街而来,纷繁跪倒在地大礼参拜。
满人老祖宗再如何自大,也不成能放着上好的汉人兵员不消,特别是在建州地盘上出世的汉人,就更是能够放心利用的优良兵员,归正满人汉人长的都一样,他说是汉人就是汉人,他说是满人就是满人,你分的清楚么。可见勇猛的满八旗在明军手里,也是大量死伤过的,几十万辽兵都是大明最后的精锐,也没那么孱羸。
“大同周氏恭迎大将军,加官进爵!”
包衣主子可也是旗人,一个满州白甲兵兵戈起码要带十个包衣,包衣们可也是骑马兵戈的。
是以,要说八旗兵马只要三五万,那就太荒诞了,底子也经不起考虑。
周府高低慌乱起来丫环婆子进收支出,筹办酒水,新衣给总镇大人洗尘。
鞭炮齐鸣,马城踩着鞭炮纸进了周府,拂尘洗尘。
大同,周府。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将军
倘若大明北方浩繁巡抚,镇将们能集结起一支主力,将十万八旗紧紧迟滞在大明要地,则关宁马队建议致命一击,十万八旗另有几人能活着出关。诸位巡抚,布政使如此无能天然便会群起而攻之,将脏水泼到袁或人身上,袁或人死了他们天然就没错了,错的都是边关将士嘛。
八旗兵五次入关有十万雄师嘛,马城以为是有的,这要看如何算。满军八旗到底有多少人,后代也是争辩不休,马城是感觉非常好笑,八旗兵可不但指八旗老营,连包衣,抬旗的汉人,满汉混血的旗人也都得算上呀,都算上远远不但十万人。清史不肯承认,也没法粉饰满兵折损过量,皇太极不得不遴选多量汉军抬旗,弥补八旗本部的缺额。
马城心中凛然,趁机给部下们上了一课,不要自夸天下无敌便不遵循规律,不讲战术了,任你天下无敌勇猛无双,也敌不过天时天时用饭喝水,汗青上纵横无敌的勇猛之师是以惨败的极多,劳师远征乃兵家大事,不成不察也。部下如亲信亲兵,袁崇焕,一众大同将官纷繁受教,恭维歌颂一番。
真正无能的是大明要地的镇将,巡抚,布政使们,十万八旗入关残虐如入无人之境,这些人不能集结雄师乃至连根基的阻敌,滞敌都做不到,这让关宁马队如何做,莫非没头苍蝇普通到处乱闯么,关宁马队只本事烦的守在八旗撤退线路上,等候战机,不懂耐烦寻觅战机的统帅还叫统帅么。
是以迁怒袁崇焕是没事理的,关宁马队如果自觉出战,在行军路上中伏的能够性极大。
八旗五次入关掳掠了大量明人女子,带回关外,八旗满人总不会个个都是柳下惠,秋毫无犯吧。奸骗掳掠便会产生大量的满汉混血儿,想也晓得数量是极其庞大的,那么这些满汉混血儿那里去了呢,天然是都算是满人了。明史纯粹是胡说八道,清史便是不要面皮的吹嘘了。
一队队传令兵解缆去草原,白城,开原联络,半路截击,埋伏无所不消其及,能留下多少全看大家的造化。白城方向还战局不明,开原救兵却先有了复书儿,老父在开原拼集了四千马队大肆来援,沿辽河河套截击多尔衮,白城方向的林丹汗当不会坐视不睬,也能拼集出几千马队尾随监督。加上曹文诏带领的三千追兵,也有上万马队沿途尾追堵截,多尔衮这一起可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