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 第3章 灾难
朱重八一向忍耐着。但是除了要做这些粗活外,他还要兼任洁净工、堆栈保管员、添油工(长明灯)。即便如许,他还是常常挨骂,在那些和尚喝酒吃肉的时候,他还要擦洗香客踩踏的地板。每一个孤傲的夜晚,他只能独坐在柴房中,看着窗外的天空,思念着只与本身相处了十余年的父母。
但是,就从这里开端,运气之神向他浅笑。
和尚的生涯
他独一的宣泄体例是痛哭。但是哭完了,他还要面对一个首要的题目――安葬他的父母,但是没有棺材、没有寿衣、没有坟地。他只能去找地主刘德,求刘德看在父亲给他当了一辈子耕户的分上,找个处所埋了他爹。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讲,心是最荏弱的处所,它特别轻易被伤害,爱情的叛变、亲情的落空、友情的丧失,都将是重重的一击。但是对于朱重八来讲,另有甚么不成接受的呢?他已经落空统统,另有甚么比亲眼看着父母死去而无能为力、为了活下去和狗抢饭吃、被人唾骂鄙夷更让人痛苦!我们有来由信赖,就在某一个痛苦思虑的夜晚,朱重八把这个最脆弱的处所变成了最强大的力量的来源。
但朱重八最首要的收成是:他已经从一个只能无助地看着父母死去的孩童,一个被人欺负后只能躲在柴堆里小声哭的杂役,变成了能固执面对统统困难的兵士,一个武装到心灵的兵士。
为了有饭吃,他决定去当和尚。
在游方的糊口中,朱重八只能走路,没有顺风车可搭,是名副实在的观光。他一边走,一边乞食,穿城越村,挨家挨户,山栖露宿;每敲开一扇门,对他都是一种磨练,因为他面对的常常只是白眼、冷嘲热讽,对朱重八来讲,敲开那扇门能够意味着欺侮,但不敲那扇门就会饿死。
如果说这是日记的话,那应当是天下上最悲惨的日记之一。
元至正四年(1344)到来了。这一年刚开端,元帝国的头脑筋脑们就收到了两个动静。起首是黄河众多了,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难堪民。即便不把老百姓当人,但还要防着他们造反,以是修黄河河堤就成为了必必要做的事情。
朱重八没有体例,只能和他的二哥用草席盖着亲人的尸身,然后拿门板抬着到处走,但愿能够找到一个处所安葬父母。但是天下虽大,到处都是地盘,却没有一块是属于他们的。
但老百姓是不对劲的,很多人还极其不对劲。
在乞食的时候,他细心研讨了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情面,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地,熟谙了很多豪杰(实际上也是乞食者)。此时,他另有了本身的宗教信奉――明教,他信赖当暗中覆盖大地的时候,巨大的弥勒佛必然会降世的。实在就他的出身遭受来讲,他是不是真的信赖弥勒倒是很难说的,我们有来由信赖,贰心中真正的弥勒是他本身。
朱重八已经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家,他统统的只是那么一点不幸的自负,但是乞食的糊口使他落空了最后的庇护。要乞食就不能有庄严。
如此的痛苦,使他从脆弱到固执。
他的家固然不大,但家庭成员干系敦睦,相互依托;父母固然贫困,但每天下地干活返来仍然会带给重八欣喜,偶然是一个小巧的竹蜻蜓,偶然是地主家不吃的猪头肉。这就是朱重八的家,但是现在甚么都没有了。
朱重八的欲望并不过分,他只是想要一个家,想要本身的后代,想要给辛苦平生、从没欺负过别人、诚恳巴交的父母一个安闲的暮年,起码有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