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忠的声音尚没有完整消逝在氛围中,哭喊声已经响遍了全部院落,不过此时因为副都御史许三礼上疏弹劾而被迫称病回籍的徐乾学早在得知郑军来袭以后便照顾儿子徐树屏、侄子徐树声等家属逃入姑苏城中,以是徐氏只是丧失了一点家生奴婢和不便照顾的粗重财物,但被郑军放火付之一炬的郑宅却也较着的明示了明郑方面对江南士绅的态度。
“原一兄,”面对这位康熙面前的前红人,郑端并不以其待罪归家而轻视之,是以老诚恳实的讲解着。“官军固然有些赢面,但江北的雄师尚未过江,而京口、江宁的驻防八旗又无旨不敢私行出动,是以现在的姑苏城自保不足,出来不能。”郑端苦笑着。“松江乃是江苏之地,本官天然想早日挽救,但是实在是故意有力啊。”看着眉宇不展的徐乾学,郑端又道。“万一海逆是以退兵诱使官军反击的话。”郑端摇了点头。“没了兵又如何守得住姑苏城,一旦姑苏沦陷,苏省就完整腐败了。”
看着跪伏满地的徐乾学一门,张启忠充满称心的朗读动手中的号令:“查昆山徐氏不辨华夷大防、数典忘祖,甘苦衷奴,着抄家拿办,发西渤泥瘴厉之地。大明监国郑王、招讨大将军朱。永历四十三年七月戊酉。”
“嘉兴自古唐朝以来皆是水城格式。”眺望着面前的城池,参军事辛忠国向批示战事的洪拱柱讲解着。“除小西门水关外,四周各有水陆城门一座,西门曰通越门,南门曰澄海门,东门曰春波门,北门曰望吴门,京杭运河至西南两面城门入城由东北两座城门出城,运河河水同时绕城,形同护城河堤。”
郑端表示武弁递上文书,他翻开一看,脸上就浮出了笑容:“原一兄,好动静,皇上已经命令京口、江宁抽出三千驻防八旗声援姑苏了。”
嘉兴地处东南本地,当钱塘江与东海之会,揽江、海、湖之形胜,素有吴根越角、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比赛;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吴黄龙三年(231)因“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觉得吉祥,改由拳为禾兴,吴大帝赤乌五年(242)又改称嘉兴县,今后历代相沿其名。
“嘉兴城内的清军实在不敷害怕,只是由运河构成的护城河非常毒手。”孙有劳跟着说到。“为此左虎卫等部已经在各乡采集了近二百来条小舟及一部分板,只要定下了进犯时候,能够连夜抢造出五六道浮桥来。”
至唐朝,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首要产粮区,素有“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五代,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后改成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至北宋,又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财,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人丁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到了朱元璋肇建明王朝,嘉兴又由路改府。明弘治《嘉兴府志》记录:“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会也”。不过明清鼎革之际,清军攻破嘉兴城掉队行了大范围的搏斗,使嘉兴城丧失惨痛,已不复当年繁华,这类状况直到康熙二十九年都尚未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