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笑道“那么我再问你,若汝用赃官而招惹民怨鼎沸,又该如何?”
顾子瑶听此语大惑:“微臣不懂,还望陛下点悟……”
皇上道:“他明白他所获得的好处皆是因为汝给的权,以是,他为了保住本身的好处就必须保护汝的权。那么,汝的统治不就安稳了吗。汝要晓得,天子大家想坐,如果没有赃官保护汝的政权,那么汝还如何稳固皇权?”
皇上道:“你有些小我公允的设法也是天然,殊不知这天下之人本就各有所想,各怀是非,作为一国之主我要尤其看破这个事理!自古明主之用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觉得辕,曲者觉得轮,父老觉得栋梁,短者觉得拱角,无曲直是非,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统统……古人智有是非,能有大小,或蕴百而尚小,或同一而为多,有轻才者不成委以重担,有小功者不成赖以成职。委任责成,不劳而化,此设官之当也。正所谓:取物之道,量材而用;用人之道,量才而任。”
顾子瑶现在心头俄然升起由衷佩服之情,拜倒在地:“山呼万岁,民得此君,国泰而家安,天下百姓之福禄……”顾子瑶向来没有上升到如此高度的思惟考虑过任何题目,本日皇上只是微微略一点拨,他便觉为君之不易,为明君之更不易!大感赞服!
顾子瑶一惊,无言以对,便问:“有何奇策可除此患?”
倒是顾子瑶并没有表示出甚么非常,皇上有些猎奇,问道:“子瑶,你感觉如何?”
皇上道:“想叫他报酬汝卖力,就必须给人好处。而汝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那就给他权,让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获得好处了吗?”
顾子瑶问:“对那些民怨太大的官吏如何办?”
为了不分散这严峻情感,皇上安排在书房会晤郑敬忠。
皇上轻笑,似有些意犹未尽,因而问道:“国何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