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 397.第397章 攻克潼关
太子乃国本,保太子必定比保城池更首要。当元钦终究承诺,让独孤信率军前去玉壁救济,他本身留在蒲阪死守,独孤信这才终究算是松了口气。
独孤信晓得有人使诈,内心大惊,速速而返。同时标兵也把动静刺探返来了,这是东魏大将慕容绍宗放出来的假动静。接着独孤信也晓得了,慕容绍宗在他走后又成心送动静让太子晓得潼关危急,太子担忧都城安危,率兵声援。
高季式这会儿才觉辞穷。他是受命守碻磝的,没人让他去光复虎牢关。他擅自去了,就算虎牢光复,他被人抢了功,那也是无将命而私行出兵,如何也轮不到告状的。
如果长安危急,不管是蒲坂的太子、两个柱国,还是玉壁的大行台王思政,定然都以都城为最首要之处。恐怕就是河南疆场上的大丞相宇文泰也要立即回兵而救。
在元钦内心宇文泰就是大魏之臣。这实在才是他仇恨的本源。
阔别河南的州郡的蒲阪氛围比河南还严峻。
高澄说到这儿仿佛才想起来高季式还站着呢,他向上面指了指地上的席子。
现在侯景占了虎牢,河南本来就是他运营多年的地区,这时不但权势加大,更成了大魏功臣。若不加安抚,反而见怪,高澄就成了不容功臣,必遭人背后非议。再如有隙,谁晓得侯景会不会做第二个高仲密,据虎牢而叛?
刚好这时偶然向内里一探看,正都雅到高澄和陈元康已经一前一后从天井里穿过,正向堂上走来。
但太子对独孤信的态度尚好。因为独孤信是主动请缨来帮他的。太子言必敬称“独孤大将军”或“独孤大司马”。
这些来由在元钦那儿都不能算是来由。事出俄然莫非不能权变呼应?防患于已然,真等玉壁丢了,再想夺回,那还来得及吗?
但是独孤信刚分开蒲阪,河南战事传来动静。大丞相宇文泰在河南与东贼构成了胶着之势,不能再像前些日子那样披荆斩棘地翻残局面。反倒传闻东寇将军慕容绍宗率兵取了恒农,一鼓作气到了潼关。
小关不是久守之处,李弼也在面对艰巨决定。保潼关还是保太子?保了潼关,眼看着太子兵败被擒,他有何功?保太子,丢了潼关,乃至都城沦亡,他岂不是大过?
“除了父王已无人能制约他。”高澄最头痛的就是这件事。
慕容绍宗不是没有后盾。只是独孤信没有想到。
这话说得高澄内心极其舒畅,终究松了口气叮咛道,“汝速回碻磝,守城在望便可。吾有何意,长猷天然知会于汝。”
高季式说的没错,侯景为人刁猾狡猾,想要动他,弄不好就会打草惊蛇。只能等局势安定些再徐图之,渐渐减弱。
潼关守将李弼被一个天上掉来的大大的困难难倒了。
高澄竟然感喟一声。
但是令慕容绍宗也没想到的是,这么大好的机遇,就要错失了。不是他的战略有题目,是他的救兵出了题目。
但是出乎他们不测的是。大司马独孤信很快就返来了。
这动静对太子元钦来讲,比玉壁危急更牵心扯肺。
等陈元康回了县衙,刘桃枝也返来了,奉告他世子在后院。
“大将军是在担忧侯景?”只要两小我,陈元康说话也没需求忌讳了。
接下来的事就是丢了潼关,退回蒲阪。
潼关是都城长安的樊篱,若真是潼关有失,都城危矣。这时六军倾国而出在宇文泰的带领下篡夺河南州郡。潼关的柱国大将军、司空李弼并没有多少兵力,不晓得能不能守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