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此人,甚是不错。”杜义山直言道。
除了豆腐腐乳豆酱酱油这些东西,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得是罗三郎硬扛恶贩子、面对恶权势不平软的那一段,听过阿谁段子的人都说罗家三郎真乃纯爷们真男人。
太原郭氏固然不像太原王氏那样根深叶茂汗青长远秘闻深厚,但在他们这里也已经很够看了,罗三郎很早之前就在县学入耳人提及过,罗用穿来这里以后,也对这个家属有所耳闻。
未几久,有屠户提着一筐羊毛过来卖。
这位方巾青年姓郭名安,行十五,来自太原郭氏。
郭安此人,身材颀长面孔端方,看他们的穿着举止,也是比较简朴随和,撤除刚见面时那一声棺材板儿,罗用对这主仆二人的印象还是比较不错。
仆人是个话唠,身边的主子也是个嘴上没把门的,都是走的同一个气势线路,想必常日里应当很有共同话题。
但是腐乳此物,别说他们太原郭氏,就是太原王氏那些人,怕也是闻所未闻。
“三郎但是要回村?我二人恰好也要去西坡村,不如一道去吧。”对方热忱道。
这时候见这屠户提着羊毛过来卖,摊子边上围着的一圈闲人很热忱就奉告他了,罗三郎说了,今后这一斤羊毛能换三块腐乳。
要说罗三郎做的阿谁豆酱和酱油,在这乡野之地也算是有几分奇怪,对于太原乃至长安的一些士族大师来讲,实在无甚希奇。
以是说,罗棺材板儿这个外号固然不如何好听,但是这么喊的人,对罗用实在并没有甚么歹意,乃至另有几分亲热和佩服。
“啊?”罗三郎一时没反应过来。
・
这些人每日里在太原城中活动,免不得就要跟人提一提这个火炕的由来,一说到这个火炕由来,那就得说说罗三郎这小我了,另有罗三郎家的豆腐和腐乳,豆酱和酱油,都跟着一起出了名。
离石县城中,得知明天是罗用在收羊毛,找过来的人还真很多,不过他们大多都没有羊毛卖,就是过来瞧个热烈,一群人凑到一起说说闲话,进入仲春份,气候也稍稍和缓了一些,可贵明天气候也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