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真經卷之五竟
雜篇天下第三十三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成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薰然慈仁,謂之君子。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11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蓄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備乎。配神明,醇六合,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係於末度,六通四闢,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捂紳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天下大亂,賢聖不明,品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比方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偏,一曲之士也。判六合之美,析12萬物之理,察前人之全;寡能備於六合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間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雜篇列御寇第三十二
1滿六合:本来無,據世德本增。
11參:原作『操』,據世德本改。
9直竿:原作『真年』,據世德本改。
6長:原作『民』,據世德本改。
2致:原作『養』,據世德本改。
4恐:原作『心』據世德本改。
3自:世德本作『內』。
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分歧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六合之純,前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不侈於後世,不靡於萬物,不暉於數度、以繩墨自嬌而"備世之急,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墨翟、禽滑釐聞其風而悅之。為之太過,已之大循。作為非樂,命之日節甩;生不歌,死無服。墨子氾愛兼利而非闖,其道不怒;又好學博,不異,不與先王伺。毀古之禮樂。黃帝有《咸池》,堯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湯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樂,武王、周公作《武》。古之喪禮,貴賤有儀,高低有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獨生不歌,死不平,桐棺三寸而無槨,以為法度。以此教人,恐不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己。末敗墨子道,雖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樂而非樂,是果類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搬;令人憂,令人悲,其行難為也,恐其不成以為聖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素天下何。離於天下,其去王也遠矣。墨子稱道曰:昔者禹之湮大水,央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棄耜而九雜天下之]ll,腓無肢,經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歧跚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敷謂墨。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边之墨者苦獲、已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