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储之事,虽是陛下的家事,却更是关乎我大汉兴衰祸福的大事儿。吾等这些个臣子,食君之禄,自当担君之忧,怎可坐视不睬,不为陛下分忧?!公孙大人啊,我们这些为人臣者,当以大义为先,怎可如大人你这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鼠目寸光?”
“臣复议!”
公孙弘此话一出,如同一片惊雷,霹雷隆的打在殿内每位大臣的心头,大殿之上顿时一片诡异的沉寂。(未完待续。)
“哦?!早立太子?众卿都是这么以为的么?”刘彻闻言一愣,继而不觉得意的一边把玩动手指上的碧玉扳指,一边不辨喜怒的缓缓道。
“臣复议!”
“臣亦复议!”
“臣复议!”
“老臣无话可说,还望陛下恕罪!”公孙弘瓮声瓮气的回道。
“臣复议!”
……
瞥了一眼身后这群跟着主父偃一起起哄的大臣们,公孙弘眉头不由一蹙。这些人一多数都是平时说话没甚么分量的中基层官吏,不消想也就是平时那些唯主父偃马首是瞻的溜须拍马之辈。另有一小半,悄悄睃了一眼立在武将最前端的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呵呵,这些人不就是与这位夙来较好的么?呵,本日之事,其寄意,的确就是昭然若揭,不言而喻了嘛!披香殿里的那位卫娘娘,看来是再也按耐不住了啊!啧啧,她那二十八皇子,也不过是个七岁冲弱,何必如此急不成待?!更何况,她的儿子上头另有二十几个哥哥在哩,这孩子非嫡非长的,太子之位伦不伦获得他,还是两说哩!
“呵呵,好好好!本日之事,可贵众位爱卿观点如此分歧,好好好,真真是好得很啊!”刘彻闻谈笑容更甚,昂首望向一旁如同老衲入定般从刚才主父偃发难起便独自一向杵在那边的御史大夫公孙弘道:“御史大夫,关于立储之事,尔如何看?”
真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陛下,老臣觉得,立储一事,当由陛下一人圣心专断,不是吾等臣下能够随便妄议的!”公孙弘沉声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