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块就10块,我还骗你何为,再说了,你都来了还不晓得甚么价?你如果不肯卖,老早就上县里了,县里但是14块钱一斤。”
李文秀钻进里屋的时候,正都雅到刘金枝坐在床榻上数钱,蓝晃晃的大钞票子厚厚的一摞。
一听到是10块,杨四喜游移了,嘴里咕哝着“诶,如何10块了,昨儿个不还是10块5吗?”
跟李日和担忧收不到马沓子的心态分歧,李文秀完整不担忧这个,现在是代价居高不下,一旦过几天二道估客手里收货的代价压下来。
如果没有李日和这诚恳人和他这个呆儿子,保不准明天就10块都不到了!
提了只塑胶皮桶,李文秀从隔壁李老二家的水井里拉上来两桶水,反正身上只穿戴件大裤衩子,提起桶就往身上淋。
“2万!”
如果再加上这一辈子,那可真是有很长一段时候没尝过这滋味了。
刚拉起来的那一桶水恰好派上了用处,李文秀有些馋嘴,要不是怕吃多了闹肚子,这桃子估计还要毁灭几个。
哟!好家伙。
大舅吃的是国度饭,一年四时不分寒暑旱涝保收,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二舅和小舅也是技术人,在97年算是率先富起来的那一小撮人。
要说杨四喜没点谨慎思,那是不成能的,这50多斤马沓子是他存了十好几天的货,一家人起早摸黑才攒下来的。
“就你能!你爸呢?”
多的钱没有,三五万手上还是拿得出来的。
“10块了!”
本来是想着等代价再往上一点再脱手,没想到明天早上一早去隔壁瘸子家问的时候,12块钱一斤他竟然不收了,别说12,就是11块他都不收了!
李文秀来回翻了几次身,毕竟还是热得没能往深里睡,眼皮子每次都是刚一合上,屁股上面贴着草席的那一块就一个劲儿地往上冒热气。
一听这话,李文秀内心顿时就砰砰砰地狂跳了起来。
“妈,钱借到了?”
“哥,有人卖马沓子!”
不是收不了,而是不敢。
能挣钱的人多了,天然就能借到钱。
刘金枝能从刘湾借到钱李文秀并不希奇,他外公老刘家后代数量多,娘舅阿姨加起来拢共五六个,还都不是吝啬人。
这太阳还真的是打西边出来了,自家兄弟那边不卖马沓子,反倒是大老远的跑李湾来了,不过做买卖开门就是客,李文秀也不怕他玩甚么下三滥的玩意儿,开口就叫到:
“你听谁说的,10块我都收了好几天了,你卖不卖?这天怪热的。”
还昨儿个呢?
刘金兰拧过眼去没好气地瞪了一眼:“热死了热死了,快去舀瓢水给我。”
这如果一跌,那就是往死里赔钱!
(快,新书要死了!快扶我一把!各位大爷,保举票,保藏,打赏快来一波。)
“真10块?”
他老娘的!
总而言之,从小到大,李文秀拢共就没吃过几次完整熟透的,倒不是他没那虎口夺食的本事,而是压根就等不到熟透就进了肚子。
想到这里,李文秀嘴里更是忍不住拍起自家老娘的马屁来。
但是他们怕的不是这个,怕的是这代价跟荡秋千似的,没两天的工夫就跌到12了,谁敢包管明天12块钱收了明天就不会跌到10块了。
二丫头也是个能吃的主,究竟上,在1997年的中国乡村,就没几个不能吃的娃,有的只是没得吃的东西。
李文秀也是个脸皮厚的,跟自家老娘也没啥抹不开脸的,笑嘻嘻地递畴昔葫芦瓢,走上去就把她手里的蛇皮袋接过来,翻开袋口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