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了几日的歇养,绿莺身子大好,心伤垂垂缓了些许,脑筋也清了然些。趁着冯元去蓟州监考的日子,她当真揣测起苦衷来。情花虽已开了又败,做人却要有始有终,就这般不明不白地一句话不跟吴公子交代,大活人俄然没了踪迹,让人家跟傻子似的晕头晕脑,她做不到!
“也好,多谢施主,贫尼回庵后定会在功德簿上为女人记上一笔。”
此时见到乐呵呵的绿莺,乌沉沉的心如同被洒进日头升起时最亮的那束金光普通,刹时敞亮愉悦起来。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可算灰尘落定,绿莺感受似做了一场梦,唯有吴清的身影如碑文般雕镂在她心间。既然有些东西忘不掉,那便在上头铺上块丰富毡布罢,冷静将它藏在内心最隐蔽的角落。
本来承诺吴母常去看她,这一不告而别,她见不到自个儿该有多急啊。
冯元心内受用,端起她下巴,朝她耳内呵着热气:“说想爷,是白日想还是夜里想?爷不在可觉着孤枕难眠?嗯?”
不对!这么客气,这么疏离,毫不是她多心!绿莺将那茶盏接过来放到一边,抓住秋云的手孔殷问着:“你这几日甚是古怪,你我名为主仆,可你亦晓得,我也是奴籍,是以从未将你们几个当主子般看低,你有甚么难处不能和我说呢?是不是谁欺负你了,你与我说,我替你做主!”
望着忐忑惭愧不知所措的秋云,绿莺悄悄一笑:“你既然感觉我离不了这斑斓堆,本来是怪我的,为何又不怪了呢?”
绿莺想了想,抿唇道:“我想喝水。”
摸着下巴颏,他揣摩了斯须,开口道:“李大丫忒刺耳,此后还是唤绿莺罢,名章便刻‘李绿莺’。”
秋云理所当然地直点头。
出乎她所想,冯元哈哈一笑,见她是非明辨,非是那只知愚孝的傻子,竟甚是赞成:“恰是,他敢卖亲女,老天没劈他算便宜他,该死他头顶绿油油。”
绿莺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收了嘴角的笑,眼中生了丝怅惘,她幽幽道:“你是不是感觉,若没有老爷,我便能与吴公子厮守毕生了?”
晚膳还未至,只能说话打发风景,冯元随口问着:“家里人呢?是死了还是罹难了,为何卖你?”问着问着便起了猎奇之心,“为何不卖到大户人家,恰好是那落魄的刘家?”
绿莺哭了一通,也好受了,听他问话,点点头,接着又摇了点头,垂眸道:“奴婢当时小不懂事,现在瞧来,奴婢那弟弟不似爹爹亲生。奴婢后娘常日爱涂脂抹粉招蜂引蝶,奴婢现在想起曾不止一回瞧见有男人进她屋子。这些爹爹皆不知,奴婢那弟弟模样和性子亦不似爹爹。”她豁然一笑,“当初是恨的,现在不恨了,他也算得了报应。”
把了脉又问了绿莺几句话,一番望闻问切后,那尼姑留下瓶药膏,边清算药箱边交代:“每日擦一回,五日便可病愈。”
秋云讷讷地挠挠头,欲言又止。见绿莺朝她鼓励地眨眨眼,她才抛开顾虑,豁然地笑了笑,抿唇回道:“奴婢方才想通了,是人都想过好日子,便是换了奴婢,估么也是这么选的,故而又那里有脸再生女人气呢!”
奥妙了然:“女人想必是未去过陵水庵罢?汴都城外钟翠山上大大小小寺、庵、庙、观一百五十二座,香火最鼎盛的唯属般罗寺与清心观。般罗寺乃皇庙,清心观有闻名于世的闲德真人坐镇,其他皆香火萧瑟,陵水庵狭小褴褛,每月香客只三五人。现在不但无钱补葺庵堂,庵尼的吃食也快供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