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今个中午沈郎中留着用饭,都在那边玩着呢。”苏氏翻开了攒盒。“大嫂你吃点,都是镇上大姑子给的,转头捎些给小海他们。”
沈元也没有说话,他的目光看向火线,似是在看天空,又似是在看远山,实在他的余光一向重视着身边的小丫头,看着她那股傻乐的劲,只觉浑身说不出的舒坦,竟模糊想着,这路再长些才好,走久些。
沈元站在三步远的处所,点着头,嗯了声。
杨氏皱了眉,难堪的说。“送书院得费好多钱呢,太烧钱了,不可不可。我看呐,就让永宏教着也好,也不说学多好,就识几个字儿。”
这一说话就说到了傍晚才起家,沈家那边,天气渐暗,也得各回各家了。叶汉财知儿子在沈家,自地里出工归去时,特地拉着二哥拐去了沈家,和沈郎中说了几句话,又逗了逗小妹侄子几个,然后才抱着他的宝贝儿子乐乐呵呵的回家。
“小姑姑你都不等我们。”到了跟前,青山气呼呼的指责。
于氏却稍稍夺目些。“咱永宏中了童生,八成是冲着这儿来的,不然,好端端的如何提起小海的事,我记得这是她大嫂家的三儿子,应当有六七岁了吧。”
“施少爷。”暖冬客气的笑着。阿元哥哥不回村里,她就很少来沈家,见施家少爷的次数未几,说的话就更少,仅只是打号召。她对施夫人没好感,连带的对这位少爷也有点冷酷。
“好。”叶永宏应了声就分开了沈家。
“沈大哥,小姑姑。”叶永宏喊了声,小青诚也奶声奶气的跟着喊。“沈大哥,小姑姑。”软糯糯的音腔,姑姑俩个字被说的分外好听。
“暖冬一会把你爹也喊过来,家里就不要开仗了。”进厨房时,沈郎中提示了声。
沈元和暖冬就在中间的空位里打拳,没多久,青山和知秋跑来了,老远就闻声他们在嚷嚷着喊人。自客岁起,青山和知秋睡一个屋,是睡在老屋这边,永宏带着青诚睡家里。
钟氏便道。“我看呐,还是跟小时候有关,二嫂你之前不太管她,觉的无关紧急也就顺着跟着她,这脾气还不得越惯越大。”
苏氏脸上神采稳定,内心却紧了紧。如果同意了大嫂,前面另有二嫂和四弟妹呢,再者青山大了些,可青诚还小,常日里忙了得大儿顾着一二,本来读书的时候就紧巴,娘家那边再塞人过来,这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嗳好。”杨氏拿了个桂圆,边剥壳边道。“我今个过来啊,就是想跟你说说小海的事儿。”眼神瞄了瞄于氏和钟氏。于氏钟氏俩人很识相,笑着起家都中午了得回家筹措午餐,又和杨氏说了两句,然后齐齐出了屋。
十四岁的阿元哥哥,身姿挺拨如松如竹,仍穿戴素色衣袍,倒是自有一番高雅神韵。眉宇不复青涩,一派安闲,模糊可见其云淡风轻的萧洒。他是越来越像沈伯了,像个隐士。
“等会,我去看看锦康。”叶永宏把竹篮搁桌上。“转头再来拿。”
“好。”施玮博坐下,捧着书籍持续看。
传闻是去沈家,沈郎中要亲身下厨筹措,钟氏二话不说,就把宝贝儿子给了大侄子,也没如何叮咛,她对大侄子还是很放心的,又不是头一回带。她牵着儿子和大侄子一并去了大嫂家,手里拎了块肉,想着一会让大侄子带沈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