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来也是石成才在书院惹下的风/流事儿,他在书院自以为是可贵一见的奇才,向来都是眼高于顶的,加上因着石大勇之前在衙门当差,以是很多勒着裤腰带去读书的人都会敬他几分。再加上石家老俩对他向来就跟小祖宗一样供着,这般下来,倒是真养成了他自觉高傲鼻孔瞧人的厌人模样。
摆布有爹娘做主呢,大哥那边甭管是藏着掖着,终偿还是得落到他头上。
第八十七章
甭看他们不识字,一辈子也没啥出息,可到底是因着儿子的原因跟着听了几次平话的。那平话的戏文里都说了,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固然县太爷没知府老爷官大,可想来挣得银钱也不会少到哪去。
要不说啊,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比如现在,即使全书院都在传他的闲话了,偏生他还洋洋对劲的感觉跟所谓的蜜斯有私交是多了不得的一件事儿。当真是好笑之极。
石家老俩更是为着儿子出息了乐呵起来,乃至一想到顿时就能跟县太爷成姻亲,说不得今后多少人凑趣他呢,老俩就笑的眼都只剩一条缝了。公然,当初听自家儿子的话,早早跟老迈一家子败兴玩意儿断亲是对的,也免得那边得了信再来讨好处。
可实际却给了他个大耳刮子,大哥离了家,看起来过得更加风生水起了。乃至都能买粮食买肉吃了,看着一袋子一袋子的粮食被搬上车,他的眼都妒忌的有些红了。
至于乞贷以后的事儿,那天然就不消忧愁了。当了县太爷的亲家,他们还能缺了钱?不说别的,就说县太爷只怕也不美意义让亲家的日子过分寒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