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娘,赶明就是集了,咱得起个早。”看着崔玉要刷洗碗筷,李氏从速拦了一下说道,“你先去清算一下吧。”
崔玉这会儿的表情也是很好的,想到王大爷说他也识不得山上的草药模样,心机一动。摆布,人家帮了她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由此及彼,只要玉娘嫁人了,再生几个儿子在婆家立稳了脚根。那好日子,可也就来了。
门是敞开的,以是得了话,崔玉就从速笑着出来了。
这下,李氏可就惊着了。合着本身家,现在有一百多文呢?就算她去卖柴禾,连带上她抽暇接着月光熬夜绣的荷包,一个集上也不过卖十几文钱。
可惜,还没等她的话说完,王大爷那边就开了腔。
不过崔玉也明白,村里娘们没事儿的时候,除了坐在一块说些七长八短的闲话,也没别的兴趣。加上妇人们看人,大多都会先瞧那家的男人有没有本领。
“行了,这东西是你挖到的,就好好的抓住机遇,能攒一文是一文。至于别人家,就算再难到底也是不缺吃喝的。”活了大半辈子,王大爷看事儿透辟着呢。别人家的物件,他就算再奇怪,也不会去眼馋的。
王大爷是个好说话的,听了这话也不含混,直接让崔玉把东西拿给他瞧瞧。闻了闻,又尝了一点,他才点头说是药铺里常用的野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