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掌柜您等等,我去拿纸笔过来!”小厨子见林淡的架式不像是开打趣,赶紧跑到前堂拿了一沓纸和一支狼毫,刷刷写道――选材黄河大鲤鱼,三到四斤……
“汤?这但是一个好姓儿。”林淡笑得更加轻巧。她是庖厨,对汤汤水水的东西存在天然的好感。
提及做菜,林淡自是滚滚不断,手里的活儿也没拉下,很快就烧好一锅油,把鱼肚投出来。厨师有没有真工夫,上了灶台就见分晓。小厨子看着林淡,眼睛越来越亮,的确像发明了宝藏。
饭店的招牌已经请了木工去做,下午才气送来,林淡明天没筹算做买卖,只让主子抬来三口大锅用以吊汤,一锅清汤,一锅奶汤,另有一锅卤汤。因为铺面的代价很便宜,她还剩下很多银两能够花用,因而做菜几近不计本钱,把整只整只的鸡、鸭往锅里塞,别的还要加肘子和猪骨等物,一起入水熬煮。
男人转念一想就晓得她在笑些甚么,幽深的眸子不由泄出几丝柔光。连互通姓名都能遐想到菜品上,林淡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比方这乌参,你光用水泡还不可,若只是切成段煸炒,勉强能够用,如果整只乌参入菜,肉质就会有的处所软、有的处所硬,口感非常不均匀,也不好入味。我教你一个秘法,乌参入水泡发前最好放在烧热的铁板上烘焙一下,再用小火把内里的那层皮烧黑,最后用小刀刮掉黑皮,再入水煮。为甚么要如许措置?因为刚买来的乌参干还储藏着一些潮气,只要完整去除这些潮气,它的口感才会均匀。水煮三遍,放凉三遍,如许才算是真正发透了,用手一掐就能掐出一个印来,触感非常嫩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