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通钟声三十六下,共三通,合为一百零八下,最后二鸣持续而终。
海明回道:“本日寺里来了一众兵马,领头的传闻是南面来的大人物,小僧实在是有些担忧。”
赵当世知本日是会僧讲经的礼佛重日,也跟着众僧拜了两拜,而后转出殿来,不想撞见勾头勾脑碎步跑来的海明,主动打个号召道:“海明师父,晨安。”
海明听了于大忠的猜想,浅浅地顿了顿首,接着道:“那姓赵的气度不凡,摆布侍从也都龙精虎猛,看着实在不好对于。”
草木微动,只听前一人道:“此次围攻少林寺,于掌盘必不会再无功而返。”
“姓赵的......南面......”于大忠皱眉思考,旋即一鼓掌道,“坏了坏了,莫不是赵当世来了?”
赵当世听着内心好笑,耳畔不知觉间吹气如兰,倒是柳如是靠近耳边悄悄道一声:“不务正业。”偏头瞧去,柳如是无半点惶恐,反而含笑凝睇过来。
海明谄笑道:“良禽择木而栖,主持大哥昏聩,不明时势,再让他带领少林,必将就义了这千年基业。少林有李、于等掌盘子庇护,才气持续兴旺。小僧这么做,也是为大局考虑。”
此岸海宽说完双手合十,朝着大雄宝殿方向喃喃道一声“阿弥陀佛”,缓缓拜别。赵当世跟着带路寺僧,转到寺后立雪亭。寺僧泡起一盏热茶,还没喝两口,面前几人迈步而来。走在最前的自是此岸海宽,而他身后,那锦帽貂裘打扮走螃蟹步的,恰是土寇于大忠。
于大忠心一紧,当即问道:“是甚么来源,有多少人马?”
海宽闻得赵当世也在门外,方仓促过来开门。深夜拜访,事出有因。海宽将房门闭合了,又将房内三盏明灯燃烧两盏,扣问原因。赵当世将在塔林间撞见于大忠与海明的事说了,海宽一样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