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姑每天抽出两个时候来教诲满仓和壮壮,上午和下午各一个时候,每隔半个时候安息一刻钟,其他的时候则用来绣百寿图,感觉眼睛疲惫了,就和母亲、嫂子一起做家务。
粮山五岁,添福三岁,都定不住性子,很快就腻烦了。满仓和壮壮两人已经知事,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学得非常用心,拿着笔管在沙土上写字,写满了抹平再写。
苏母追了一会没追上,气喘吁吁地扛着叉子回到家门口。
二两银子哪,她得说成多少门婚事才气赚这么多。
秀姑向她点点头,然后看着张媒婆道:“请回吧,苗家再好,我都不会承诺。”
苏母左顾右盼,想找一根棍子把张媒婆打出去,这个张媒婆实在是欺人太过。
弃妇又如何?并不是罪该万死。
要不是看她长得姣美,苗云哪会看得上。
而大青山村的苏姓足足有一百多家,加上秀姑家为人刻薄,他们大多与之交好,以是听苏母痛骂追打张媒婆的来龙去脉,都有些同仇敌忾。
“我说秀姑,你咋这么不知好歹呢?你畴昔了,当即就能遭到儿媳妇服侍,洗衣做饭你想如何叮咛就如何叮咛,在有钱人家来讲,那就是老祖宗,说一不二。”
“张媒婆真不是人,这不是糟蹋秀姑嘛?”
老张脸上闪过一抹肝火,他本想本日便托人说亲,没想到竟然被人捷足先登了。
苗云承诺过她,如果说成了,就给她二两银子和十斤肉的谢礼。
如果别人来讲亲,就算是不肯意,他们也会心平气和地说话,客客气气地婉拒,但是张媒婆?哼,不把她打出去已经是苏家刻薄了。没见过如许的老太婆,黑了心肝烂了肺,没有人道,竟然替一个老头子来求娶花朵儿似的秀姑,还把老头子夸得天花乱坠,其心可诛!
“让我说,大嫂就是太抉剔了,秀姑已经不是黄花闺女了,被休的名声又不好,连带我们翠姑都不好找婆家,有人家肯求娶,就从速承诺,鳏夫光棍都能够,莫非还要留秀姑一辈子在家白吃白喝不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过是个赔钱货,省下那份口粮,还不如帮衬我们这些穷兄弟。”说话的是苏三婶,口气不晓得有多么义正言辞。
张媒婆听了这话,顿时急了,莫非她无往倒霉的张媒婆竟然会铩羽而归?“秀姑,你娘胡涂,你可不能胡涂。苗云没甚么不好的,就是年纪大点,其他的但是无可抉剔,心也是好的,会疼你、宠你,那里还用你每天辛辛苦苦地做活计补助家用。”
一听苗云年近半百,秀姑顿时惊呆了,张媒婆倒是振振有词地辩驳苏母,“苏嫂子,话可不是这么说,苗云年纪大如何了?年纪大才晓得疼人。人家有钱有地,儿子都娶媳妇了,女儿也出嫁了,秀姑畴昔就是做婆婆,只等着儿子媳妇孝敬。这但是天赐良缘,多少人求我我都没承诺替她们说哩,你可不要胡涂,错过了这家,可就没有下家了。”
望着苏三婶的模样,世人嗤之以鼻。
老张和张硕一向凶名在外,神仙怕恶人,何况村民,个个怕他们的杀猪刀,不敢找费事,特别是老张当过兵、杀过敌,不是平常百姓能比得上的。
张媒婆被苏母粗暴的行动吓了一跳,仓猝后退,口不择言道:“哪有你如许对媒人的?看谁还敢上你家门说亲。我不是你家仇敌,我为秀姑着想,你还不承情!你家秀姑又不是黄花闺女,有如许殷实的人家情愿娶,你们就该偷笑了,竟然还挑三拣四。就是黄花闺女,人家苗云也不是娶不到,要不是看你们家秀姑模样儿生得姣美,你觉得他看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