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侧面证明了国库吃紧的近况。
遵循平常,皇上多数在侧厅用午膳,可今儿退朝后皇上三次提及广坤宫,福海不敢私行推断,出声问了句在哪儿传膳。
宁帝抬手打断她,“朕早就说过,皇庄和内库全权交由你打理,即便是朕要动用內帑,也定会先与你筹议。更何况,户部此次是破天荒地要假贷,更应当公事公办,你也不必顾虑朕太多,固然放开手脚去做。”
“这两日便可结案了。”宁帝放松身材靠向椅背,手上把玩着喝空了的茶盏,眼中浮上多少倦色,道:“大理寺卿本日早朝呈上了草拟的科罪折子,你也瞧瞧,有甚么设法固然说。”
严静思听到师父和弟弟来了,顿时眼睛一亮,听到另有齐大儒,嘴角的笑意就更深了一层,忙不迭起家前去前殿。
皇上莫非被甚么不好的东西附身了?
严静思微愣,并没有伸手去接,“这......不太合端方吧?大理寺科罪必然是遵循律法而行,臣妾哪会有甚么设法。”
这场除夕宫变虽弹压及时,并未演变成大范围的流血事件,但一名皇子、一名贵妃、一名内阁重臣、一名司礼监掌印寺人牵涉此中,背后连累更是遍及,三法司高傲年月朔复衙开端就没停歇过,严静思深居内宫也传闻了三司衙门里有人当堂累倒的动静。
宁帝的行动很快,待严静思睡醒午觉后,康保就亲身从司礼监跑返来禀报,皇上已经批准了大理寺呈上的科罪折子,明旨不日便可公布。
宁帝神采自如,道:“朕早已命龙鳞卫做好了防备,待局面再稳定些,各处的外派宦臣便要逐步召回。”
说罢从袖内抽出一本奏折递了过来。
酬酢过后,洛神医被请到了偏厅内堂为严静思评脉,齐大儒师生二人则兴冲冲去了严静思的小书房淘书看。
任是林尚书脸部防地再厚,听到皇后娘娘这么说也不由老脸微红,以拳掩嘴轻咳两声,道:“微臣......这也是无法之举。”
宁帝抖了抖手里的奏折,“此事牵涉到后宫,你先过目瞧瞧也不算越矩。”
吃一堑长一智,看来宁帝没有白折一辈子。
严静思:“......观林卿你面色红光内敛,还真看不出如何无法、难堪。”
上行下效,倡行俭仆之风从餐桌扩大到衣食住用行各方面,最大的受益者仿佛从后宫转移到了前朝,歌功颂德的奏折纷至沓来,大有淹没御书房桌案的势头。
齐大儒拈起茶盏靠近鼻端闻了闻,叹道:“六安州的顶级瓜片!本日老夫也是沾了弟子的光享了回口福!”
明知故问!
严静思合上奏折递还给宁帝,问道:“冯贵的死讯很快就会传开,宫内还好,就是分离在处所上的几个守备寺人和提督寺人有些毒手。”
宁帝对峙如此,严静思也不好太端着,识时务地接过了奏折,当即翻开来看。
林尚书舍得拉下一张老脸开口,不过是吃定了她不会回绝。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严静思天然也不会客气。两辈子加起来,难缠的构和敌手多了去了,林老头权当作是这辈子堆集经历了。
“不过是场小风寒,没想到竟轰动了师父您。”诊脉结束,严静思为洛神医斟了盏茶。
“臣妾另有一事要禀报皇上。”严静思顺势将羌狄使臣递帖定远侯府一事禀明宁帝。
此中最勤奋的,莫过于户部。林尚书亲身捉刀,赞誉帝后之词洋洋洒洒,千字不断,连写了十余本连个反复的词语都没有,不愧是昔日当科状元之才!当然,如果每本奏折最后都不提一句国库的话,宁帝会更畅怀。